2024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x
2024年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1~35题)
1.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次。
A.10B.20C.30
答案:A
解析:地球上每天发生的地震中能造成破坏的大约有10次左右。
2.地震是地球()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B.地壳C.内部
答案:C
解析: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使地壳产生变形、破裂而引发的。
3.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根据震源深度划分,地震可分为()。
A.浅源、中源、深源三类B.远震、近震、地方震三类
C.有感地震、有害地震、毁坏地震三类
答案:A
解析:根据震源深度,地震分为浅源(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中源(70-300千米)、深源(大于300千米)三类。
4.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来划分的。
A.人的感觉B.造成的经济损失C.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答案:C
解析:震级是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来划分的。
5.我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唯一对大地震做出过成功短临预报的国家。1975年2月4日,我们成功地预报了()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做出的有减灾实效的预报。
A.四川松潘7.2级B.河北邢台6.8级C.辽宁海城7.3级
答案:C
解析: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做出的有减灾实效的短临预报。
6.地震发生时,在室外应选择开阔地带躲避,以下()地方不安全。
A.广场B.过街天桥C.操场
答案:B
解析:过街天桥在地震时可能会因晃动、结构损坏等而带来危险,广场和操场相对开阔安全。
7.地震发生时,身处高楼,下列选项中正确的自救防护措施是()。
A.立刻向外跑,乘电梯下楼
B.蹲到外墙窗户旁躲避,找机会跳楼逃生
C.把靠垫举在头顶,蹲到坚固的桌子下面,护好要害部位
答案:C
解析:地震时不能乘电梯下楼,因为可能会因断电等被困;也不能跳楼逃生,非常危险;把靠垫举在头顶,蹲到坚固桌子下护好要害部位是正确的做法。
8.地震发生时,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应选择()的方法避震。
A.躲在玻璃橱窗后B.躲在高大不稳的货架、吊灯下
C.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和内墙角处就地蹲下
答案:C
解析:玻璃橱窗在地震时容易破碎伤人,高大不稳的货架、吊灯可能会倒塌,而结实的柜台、商品或柱子边和内墙角处相对安全。
9.地震引发海啸时,应()。
A.远离海边,跑到山上或其他高处
B.离开海岸,找一艘船,然后划船到海上去
C.待在原地等待救援
答案:A
解析:海啸来临时,应尽快远离海边,跑到山上或其他高处避险,船在海上也可能遭遇危险,待在原地很不安全。
10.地震发生时,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应()。
A.拼命挤向出口B.躲在排椅下,用书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C.蹲在舞台或乐池里
答案:B
解析:拼命挤向出口容易造成踩踏事故;舞台或乐池也不是安全的避震位置;躲在排椅下并用书包等保护好头部是合适的做法。
11.地震发生时,在教室上课的我们应()。
A.一窝蜂地跑出教室B.听从老师指挥及时躲避或有序疏散
C.坐在座位上不动
答案:B
解析:一窝蜂跑出教室容易发生踩踏等危险,坐在座位上不动也不安全,应听从老师指挥及时躲避或有序疏散。
12.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
A.不停地呼救B.不顾一切的行动
C.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
答案:C
解析:不停地呼救会消耗大量体力,不顾一切行动可能会带来新的危险,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是正确的求生对策。
13.以下不属于地震宏观异常现象的是()。
A.井水突然喷涌B.动物惊慌不安C.气象卫星云图
答案:C
解析:井水突然喷涌、动物惊慌不安都属于地震宏观异常现象,气象卫星云图主要反映气象情况,与地震宏观异常无关。
14.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发明的。
A.祖冲之B.张衡C.毕昇
答案:B
解析:东汉时期的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候风地动仪。
15.地震依据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构造地震、陷落地震、人工地震等种类,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为()。
A.火山地震B.构造地震C.陷落地震
答案:B
解析:构造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断裂错动导致的,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大,对人类危害最大。
16.地震发生时,在户外乘坐公共汽车应该()。
A.留在车上,抓牢扶手B.立刻跳车逃生
C.让司机加速行驶到安全地带
答案:A
解析:立刻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