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职院校新质技术人才培养之实践路径——基于新质生产力的视角.pdf

发布:2025-04-17约1.99万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4卷第1期高等职业教育探索Vol.24No.1

2025年1月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EXPLORATIONJanuary2024

文章编号:2096-272X(2025)01-0016-08

高职院校新质技术人才培养之实践路径

———基于新质生产力的视角

胡筱萌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新质技术人才是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优秀代表,具有前沿技术落地的“嫁接者”、技术解决方案

的“探索者”、新技术再创新的“操盘手”等类群特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承担者、先行者、践行者。高

职院校作为培养新质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塑造新质生产力人才队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应通

过培养模式面向未来推动人才革“新”、瞄准产业难点助力创“新”、校企联手攻坚产业焕“新”、数字引擎

驱动教育变“新”等实践路径助力新质技术人才培养,着力提升高素质技术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为加快形

成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质生产力;新质技术人才;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创造性提因此,高职院校应将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高

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并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质量发展相融合,在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内涵

谈会上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的基础之上,定位好新质技术人才的类群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把握培养新质技术人才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

[1]

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推动中国式现代要意义,重塑高职人才培养新思想与新路径,

化以及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借“新”突破、向“新”而行、以“新”提质,培养

义,为我国创新发展提供了更为清晰的行动指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高素质新质技术人

引,已成为当前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才。这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是为新质生产力“蓄势

国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赋能”的路径选择,也是高职教育提高人才培养

具备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是创新引领的质量必须回应的问题。

核心、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是新质生产力的一、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驱动力[2]。近年来,数字技术加速赋能职业教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

育全方位革新,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作为职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

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通过为经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

济社会发展供给高质量优秀技术人才,成为助[3]

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

[4]

力科技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新质生产力由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资料、新

培养与新质生产力相符、适应新一轮数字技术型劳动对象构成。新型劳动者,是以数字化智

变革、掌握科学知识与技术、驱动高技术化生能化为显著特征的“高素质”劳动者;新型劳动

产工具、产生创新技术价值的新质技术人才。资料,是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