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太阳》教案(2021新版).pdf

发布:2025-04-19约3.6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7.太阳

【教材分析】

从课标领域看,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读图、观察、讨论、建模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

段的课程目标。科学探究方面: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

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科学态度方面: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

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从内容安排来看,学生之前已经认识地球的组成物质、了解宇宙中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地

球上的水资源分布;认识常见的岩石与矿物。本单元要认识地球、月球和太阳的基本状况及其运

动规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观察、探究、推理,得出结论。

《太阳》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观察并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

位置变化。本节课按照逐级渐进的原则,逐层展开三组教学活动。依次是:阅读太阳的相关资料,

了解太阳的基本特征。观察太阳,描述太阳的运动规律。用量角器测量太阳高度角,精确描述太

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为第四课打好基础。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

【学情分析】

[已有认知情况分析]

从四年级学生的发展水平来看,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地球、月亮和星星;有小组合作能力及动

手测量和观察分析能力。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于学生们来说,太习以为常了,但他们对

于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缺乏认识。本课通过观察影子的变化,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分析影子变

化的规律,推测太阳的位置;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

关。

[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进行为期一天的连续观察也许是第一次,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

学活动中应引导:1.正确的记录方法;2.激发学生观察记录的兴趣;3.将所有实验观测数据集中

到一张记录纸上,有利于分析,最后通过模拟太阳的运动,讨论总结出规律。让学生既体验到科

学探究过程,也学会用大脑思考。

【学习目标】

1.知道像太阳这样的天体叫恒星,了解太阳的概况。

2.知道太阳在一天中的高度变化规律和运动轨迹。

3.会用量角器测量某一时刻的太阳高度角。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概况。

【教学难点】用量角器测量某一时刻的太阳高度角。

【教学准备】

相关视频和图片、量角器、线、温度计、气温表、电子表、卷尺。

【教学过程】

一、阅读资料,了解概况

同学们,请看看外面的太阳,注意看太阳时不要直视,你能用词汇来描述太阳吗?

现在我们来阅读与太阳有关的文字资料,你能用一些句式来描述太阳吗?(太阳看上去不大,

但其实是一颗巨大的星球,比地球大130倍;太阳看上去很远,但其实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被称为1个天体单位。)

请看书20页,回答数据: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以及光速、火箭速度、飞机速度、步行速度,

太阳的表面温度,太阳的体积,地球的体积等,请你计算并回答问题:此刻照在你身上的阳光是

几分钟前从太阳发出的?假如此刻你乘飞机去太阳,当到达太阳表面时,你的年龄是多少岁?你

还有什么疑惑?

观看与太阳有关的视频,谁来说说:太阳表面是什么样的?太阳内部是什么样的?太阳黑子

是怎么回事?你明白什么是日珥、日冕、太阳风吗?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了解太阳概况。通过计算太阳光照到地球上的时间,将抽

象且巨大的宇宙空间距离转化为学生可以感受的数据。

1

二、描述太阳位置

太阳此时此刻的位置在哪里?你还见过天空中其他位置的太阳吗?那是在什么时候?请你说

说和太阳视运动有关的成语。

(“东升西落”“日上三竿”“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落西山”等。)

这些成语说明太阳的什么特点?

请看书21页上面的图,画出太阳的位置。

出示几种典型的太阳位置图,请你说说各是什么时间的太阳。

讨论:如何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你明白什么是“太阳高度角”吗?

出示场景图和示意图,讲解太阳高度角。

(1)出示场景图,描述太阳高度角。

(2)画出示意图,讲解太阳高度角。

(3)观察同一时刻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太阳高度角有什么规律。

小结: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的任何物体,它们的太阳高度角是相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