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三节《初识程序的奥秘(下)——输入语句》教学设计 2023—2024学河大音像版(2020)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docx
第一章第三节《初识程序的奥秘(下)——输入语句》教学设计2023—2024学河大音像版(2020)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初识程序的奥秘(下)——输入语句》,涉及教材2023—2024学河大音像版(2020)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中的相关章节内容,包括基本输入语句的格式、输入数据的类型和格式等。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在上一节《输出语句》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输入语句的编写,使学生掌握编程中的数据输入方式,为后续学习编程语言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信息意识,通过学习输入语句,使学生认识到编程中数据输入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程序逻辑的理解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终身学习的态度。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简单的编程概念,如变量、输出语句等。他们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基本的文档编辑和浏览网页,对编程有初步的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八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编程这一领域尤其感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快速掌握新知识。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偏好通过动手实践来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师讲解来理解新概念。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学习输入语句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一是理解输入语句的语法和逻辑结构,二是正确编写和调试输入语句,三是将输入语句与程序的其他部分(如输出语句)相结合。此外,对于一些逻辑思维较弱的学生来说,理解输入数据类型和格式可能是一个难点。因此,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并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3—2024学河大音像版(2020)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教材,特别是《初识程序的奥秘(下)——输入语句》这一章节。
2.辅助材料:准备与输入语句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更直观地展示输入语句的应用和示例。
3.实验器材:准备计算机教室,确保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在计算机上实际编写和运行输入语句的程序。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并在实验操作台旁留出足够空间进行编程练习。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利用PPT展示一段简单的程序运行视频,提问学生:“程序是如何与用户交互的呢?”引导学生思考输入语句在程序中的作用。随后,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初识程序的奥秘(下)——输入语句》。
2.新课讲授
-第一条:讲解输入语句的基本格式和语法规则,通过实例演示输入语句的编写方法。例如,展示“input(请输入你的名字:)”语句,并解释其作用和格式。
-第二条:介绍输入数据的类型和格式,如字符串、整数、浮点数等,并举例说明如何使用不同类型的输入语句。
-第三条:讲解输入语句与程序的其他部分(如输出语句)的结合方式,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将输入语句与其他编程语句组合使用。
3.实践活动
-第一条:学生独立编写程序,使用input语句获取用户输入的数据,并将结果显示在屏幕上。例如,编写一个程序,提示用户输入年龄,然后将年龄显示出来。
-第二条:学生分组讨论,尝试修改程序,使程序能够接受不同类型的输入数据,如整数、浮点数等。
-第三条:学生尝试将输入语句与其他编程语句结合,如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实现更复杂的程序功能。
4.学生小组讨论
-第一方面内容举例回答:在讨论如何编写程序获取用户输入的年龄时,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如果用户输入的不是数字,程序应该如何处理?”
-第二方面内容举例回答:在讨论如何使用不同类型的输入语句时,学生可能探讨如何根据输入数据的类型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整数类型需要转换为数字,字符串类型可以直接输出。
-第三方面内容举例回答:在讨论如何将输入语句与其他编程语句结合时,学生可能提出如何使用条件语句来判断输入数据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如何使用循环语句实现重复输入的需求。
5.总结回顾
-内容: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输入语句在程序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回顾输入语句的基本格式、数据类型和与程序其他部分的结合方式。同时,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如输入数据的类型判断、错误处理等,进行具体分析和举例。例如,讲解如何使用try-except语句来处理输入数据类型错误的情况。
用时:45分钟
教学流程总结:
1.导入新课:5分钟
-展示程序运行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