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2460-2022 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种养技术规程.docx
ICS65.150CCSB52
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460—2022
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种养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paddyecologicalfarmingofprocambarusclarkii
2022-01-26发布2022-02-28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45/T2460—2022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环境条件 1
5稻田工程建设 2
6水生植物种植 2
7水稻种植与管理 3
8养殖模式 3
9常见疾病及防治 4
10捕捞 4
II
DB45/T2460—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大鹏、曾华忠、唐章生、陆专灵、李旻、余艳玲、卢智发、赵文彬、王卉、李青。
1
DB45/T2460—2022
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种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稻田生态种养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克氏原螯虾的稻田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NY/T847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T5117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NY/T536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1135.1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
SC/T1135.4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4部分:稻虾(克氏原螯虾)
3术语和定义
SC/T1135.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环境条件
4.1环境
应符合NY/T847和NY/T5361的规定。选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底质自然结构、保水性能好、常年供水充足且不受洪水淹没的连片稻田。优先选择符合上述条件的低洼田、冷浸田等低产田。
4.2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4.3养殖区
宜由高程差≤20cm的若干田块组成,面积6670㎡~40000㎡。有独立的排灌系统,水、电、路通畅。
2
DB45/T2460—2022
5稻田工程建设
5.1常规养殖模式5.1.1虾沟
虾沟面积占比应符合SC/T1135.1的规定。养殖区面积>13340m2的,沿稻田田埂外缘向稻田内5m~6m开挖宽3m~4m、深0.6m~0.8m的环形沟;田中间开挖宽1m~2m、深0.5m、坡比1︰1.5的“一”字或“十”字沟。养殖区面积≤13340m2的,沿稻田田埂内侧开挖宽3m~4m、深0.5m~0.6m的U型沟、L型沟、单边沟。或根据田块高差,因地制宜将低洼处改造为深度0.5m~0.6m的深水区;开挖虾沟时,应将表土回填,保护耕作层。虾沟内侧沿田面四周应设宽20cm~24cm、高15cm~20cm沟埂,埂上留2~3个宽20cm~30cm的缺口与稻田相通。
5.1.2田埂
利用开挖虾沟挖出的泥土加固、加高、加宽外田埂。外田埂加固时逐层夯实。田埂宜高出田面0.5m~0.6m,顶部宽2m~3m。交通便利的田埂一侧留4m宽机械作业通道。
5.1.3进排水设施
进、排水口分别位于稻田两端。进水渠道建在稻田一端的田埂上,进水口用60目的长型网袋过滤进水。排水口建在稻田另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