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研综合考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
教育学考研综合考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答案:B
解析: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思想,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并在其著作《大教学论》中进行了详细阐述。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代表人物,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赞科夫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
2.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要规定所需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二是要规定所要培养出的人的()。
A.质量规格
B.社会价值
C.发展方向
D.发展速度
答案:B
解析: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教育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做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品德、智力、知识、审美、体质等方面的发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二是对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做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
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A.进行科学发现
B.进行技术发明
C.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D.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
答案:D
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师需要“教育机智”。这些都体现了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并非主要进行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二、填空题
1.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育的起源,但它们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______属性。
答案:社会
解析: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二者都没有认识到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2.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______。
答案:京师同文馆
解析:京师同文馆是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堂,于1862年在北京设立,它也是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
3.课程的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课程设计的种类,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______课程。
答案:研究型
解析:根据课程任务,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基础能力;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三、判断题
1.教育对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可以决定社会发展方向。()
答案:错误
解析: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但不能决定社会发展方向。社会发展方向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等多种社会因素共同决定的,教育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和速度。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主要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
答案:正确
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教师起着引导作用。
3.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
答案:错误
解析:德育过程和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是一种教育活动;而品德形成过程是个体在外部影响下,内部思想品德的生成与发展过程,是一种个体心理活动过程。二者有联系,但不能等同。
四、解答题
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答案: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现代教育制度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许多国家将学前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同时注重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为儿童的顺利过渡创造条件。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各国不断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且逐步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中等教育中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渗透,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普通中学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内容,职业学校加强文化基础教育。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高等教育层次出现多层次化,除了传统的本科教育,还有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办学形式也日益多样化,有全日制、业余、函授等多种形式。
(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教育交流日益频繁,国际教育合作项目增多,学生的国际流动也越来越普遍。
(6)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终身教育强调教育贯穿人的一生,人们可以在不同阶段接受不同类型的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许多国家都在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2.简述教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