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_T2236-2015_泥鳅苗种繁育技术规范_河北省.docx
ICS65.150
B50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236—2015
泥鳅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2236—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唐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邯郸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衡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石家庄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中科、王合全、张立坤、刘建朝、蔡灵、薛建民、尹建申、杨莉、田洋。
I
DB13/T2236—2015
泥鳅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人工繁育的环境条件、繁殖技术、鱼苗培育和疾
病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真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工厂化人工繁殖。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业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394-2013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SC1011-1984鱼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SC1012-1984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地表水或地下水,水源充足,无污染。地下水应经过曝气。温度达不到育苗要求的,需建设增温设
施,并使水温达到20℃以上。
3.2水质
4.1亲鱼
从自然水域中捕获;从水产原、良种养殖场购买;从自养商品鳅中择优选择。自养亲鱼应避免近亲
繁殖,所选亲鱼均应做好防病检疫工作。
4.1.2亲鱼的选择与配比
1
DB13/T2236—2015
雌鳅:选择2冬龄以上,体长15cm~20cm,体重30g~50g,腹部膨大且柔软有弹性,体质健壮,
腹部白色明显的个体。
雄鳅:选择2~3冬龄,体长10cm以上,体重12g以上;最佳体长15cm~20cm,最佳体重20g~40g。
雌雄比为1:2。
4.1.3
雌雄鉴别
雌、雄亲鱼可根据表1进行鉴别。
表1雌雄亲鱼外形特征鉴别
部位
雌鳅
雄鳅
较长,第二鳍条的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鳍条上
有追星。胸鳍较大,第二鳍条最长,前端尖形,
尖部向上翘起
较短,末端较圆,第二鳍条的基部无骨质薄片,胸
胸鳍
鳍较小,前端圆钝呈扇形展开
背鳍
腹部
无异样
末端两侧有肉质突起
产前明显膨大、圆润
无纵隆起
不膨大,较扁平
背鳍下方体侧
有纵隆起
产卵前,腹部圆而肥大,且色泽光亮。产过卵之后,无圆斑,腹部不肥大且较扁平
有一白色圆斑
腹鳍上方体侧
4.2亲鱼的运输
运输水温20℃~25℃,运输时间5h以内,采用无水湿法运输;水温25℃以上、运输时间5h以上时,
用保温车辆运输,运输前容器内加冰,保持温度20℃~22℃。
以长方形土池为好,有底部增氧设备时,面积可以在50m~100m,无增氧设备时,面积宜在100m~
222
200m,池深1.0m~1.2m;使用水泥池应在池壁铺设塑料薄膜,池底铺设20cm~30cm的黏土层;池两端
2
设进排水口,安装20~40目筛绢网防止逃逸。
亲鱼放养宜在池塘水温达到10℃以上时进行。放养前10d~15d,用生石灰按75kg/亩干法清塘,2d~
3d后每亩施放腐熟鸡粪150kg,施肥的次日注水至50cm,所施肥料应符合NY/T394-2013的规定。
2
DB13/T2236—2015
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可进行人工催产、孵化。
4.4.2催产药物
泥鳅繁殖催产药物有鱼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地
2
欧酮(DOM)。使用药物应符合SC1011-1984、SC1012-1984的规定。
4.4.3催产剂量
2
雌鱼单独使用剂量为:HCG5000IU/kg亲鱼~10000IU/kg亲鱼,LRH-A100μg/kg亲鱼~200μg/kg亲鱼;
催产药品宜搭配使用,混合使用剂量为每kg亲鱼使用LRH-A
雄鱼使用剂量为雌鱼一半。
2
30μg~40μg+DOM30mg~50mg。
4.4.4注射方法
采用连续注射器一次注射,在针头的0.4cm~0.5cm处套橡胶环,避免进针太深,扎伤亲鱼。药液量
按每尾0.2mL配制。注射部位为背部肌肉,针与鱼体成4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