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防治新策略》课件.ppt
《心血管疾病防治新策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首要死亡原因,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持续上升,预防与治疗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心血管疾病的全球负担1790万全球年死亡人数心血管疾病导致的年度死亡人数,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31%3.3亿+中国患者总数中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持续增长,成为主要公共卫生挑战20%未来增长率预计未来十年心血管疾病负担将增加20%以上
心血管疾病的定义与分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冠心病与心力衰竭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和心功能不全中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的脑组织损伤其他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系统的一系列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心力衰竭、脑卒中、高血压等。这些疾病往往相互关联,共享许多相同的风险因素,需要综合考虑和管理。
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可改变的因素年龄、性别、家族史等代谢相关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生活方式因素吸烟、肥胖、缺乏运动、不良饮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这些因素可分为不可改变和可改变两大类。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年龄、性别和遗传因素,但通过控制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仍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高血压的危害与防治高血压的流行现状中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超过2.45亿,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低。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被称为无声的杀手。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血压与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是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贡献因素之一。高血压控制目标根据最新指南,推荐的血压控制目标是低于130/80mmHg,尤其对于合并糖尿病、慢性肾病或已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患者。研究表明,严格控制血压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每降低收缩压10mmHg,可使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20%,脑卒中风险降低27%。高血压防治策略生活方式干预:限制钠盐摄入、增加体育锻炼、减轻体重、限制饮酒、戒烟药物治疗:ACEI/ARB、CC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
高血脂的危害与防治血脂异常的危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每升高1mmol/L,冠心病风险增加约25%。高甘油三酯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是心血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血脂管理目标根据心血管风险分层,制定个体化的LDL-C目标值。极高危患者:1.4mmol/L;高危患者:1.8mmol/L;中危患者:2.6mmol/L;低危患者:3.0mmol/L。降脂治疗策略他汀类药物是降低LDL-C的一线药物,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对于高危患者若单用他汀不能达标,可联合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进行强化降脂,实现越低越好的治疗理念。
糖尿病的危害与防治糖尿病与心血管风险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2-4倍,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糖尿病综合管理目标糖化血红蛋白7.0%,血压130/80mmHg,LDL-C1.8mmol/L,戒烟,适量运动新型降糖药物的心血管获益SGLT2抑制剂:降低心力衰竭住院率和心血管死亡风险,保护肾脏功能GLP-1受体激动剂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风险,有助于减轻体重,改善血脂谱
吸烟的危害与戒烟策略吸烟的心血管危害吸烟导致内皮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和血栓形成,增加冠心病风险2-4倍1戒烟的时间效应戒烟1年可使冠心病风险降低50%,15年后风险接近从不吸烟者戒烟咨询与支持医生简短建议、行为干预、专业戒烟门诊、戒烟热线支持药物辅助治疗尼古丁替代疗法、安非他酮、伐尼克兰等可提高戒烟成功率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可改变危险因素,也是目前全球可预防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戒烟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预防措施,对任何年龄段的吸烟者都有益处。医疗工作者应在每次接触患者时评估吸烟状态并提供戒烟建议。
肥胖的危害与体重管理评估肥胖程度体重指数(BMI)、腰围测量、体脂率分析饮食控制减少热量摄入,合理膳食结构,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增加体育活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训练药物与手术治疗针对重度肥胖考虑药物辅助或减重手术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是代谢综合征的核心组成部分。肥胖通过多种机制增加心血管风险,包括胰岛素抵抗、高血压、血脂异常和慢性炎症等。对于中国人群,推荐的理想体重指数为18.5-23.9kg/m2,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缺乏运动的危害与运动建议久坐不动的危害久坐生活方式是全球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每天久坐时间每增加1小时,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2%。长期缺乏运动导致心肺功能下降、肌肉萎缩、代谢功能紊乱,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运动的心血管益处规律运动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