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生物与生物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x
1.1.1生物与生物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通过结合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以生物与生物学为切入点,旨在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生物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通过实践探究,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生物知识,如动植物的基本特征、简单的生态循环等。但对于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如细胞、遗传、进化等,学生可能还处于初步了解阶段。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自然界和生物世界充满好奇,对生物学课程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喜欢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来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更倾向于理论学习和阅读。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学习生物学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一是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二是实验操作技能不足,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三是学习生物学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部分学生可能在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知识时感到吃力。此外,学生可能对生物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缺乏认识,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如《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生物细胞结构的动画演示、植物生长周期的图片展示等。
3.实验器材:若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包括显微镜、培养皿、种子等。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确保实验操作台整洁、安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站在讲台前,面带微笑,用亲切的语言引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哪些基本单位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揭开生物的神秘面纱。”
2.学生们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二、新课讲授
1.老师板书:“1.1.1生物与生物学”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生物与生物学。那么,什么是生物呢?”
2.学生们思考后,回答:“生物是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
3.老师点头:“很好,生物确实是我们周围世界中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生物学。”
4.老师讲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如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并强调生物学在科学领域中的地位。
5.老师板书:“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进化等。”
6.学生们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7.老师继续讲解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
8.老师举例说明生物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
三、课堂互动
1.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生物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2.学生们积极回答,老师逐一点评。
3.老师引导学生们思考:“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生物学呢?”
4.学生们思考后,回答:“学习生物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保护环境,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活提供帮助。”
5.老师点头:“很好,这就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性。”
四、课堂小结
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生物与生物学,了解了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在生活中的应用。希望大家课后能够认真复习,掌握这些知识。”
2.学生们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五、作业布置
1.老师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课后阅读《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章,完成课后练习题。”
2.学生们纷纷表示明白,并开始整理书包。
六、课堂延伸
1.老师鼓励学生们:“同学们,学习生物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大家能够保持对生物学的热爱,不断探索、学习。”
2.学生们点头,表示赞同。
七、下课
1.老师微笑着说:“好了,同学们,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2.学生们纷纷站起来,向老师道别,然后有序离开教室。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生物多样性: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重要性以及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现状,如自然保护区、濒危物种保护等。
-生态平衡:讲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如过度捕捞、森林砍伐等。
-生物学实验:介绍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如显微镜使用、植物组织培养等。
2.拓展建议:
-阅读相关书籍:《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等,了解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观看纪录片:推荐观看《生命之源》、《地球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