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知识清单.docx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
海水性质主要主要是指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
海水的温度
(一)海水温度概述:
海水的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状况,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海洋学上一般用摄氏度(°C)来表示海水温度。
海洋热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吸热)。
在不同季节、不同海区,收量收支不平衡。
(二)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海水温度的分布主要表现在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两个方面。
1.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表层海水)
表层海水温度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相同则水温大致相同(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
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高于冬季。
表层海水温度还受到海陆分布、大气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南半球的变化幅度与北半球不同。
2.水温的垂直分布
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变化,从海面向海底呈不均匀递减。
通常海洋表层水温最高,由表层向下1000米以内的水温迅速下降;
1000m以下的水温变幅较小,保持低温。
原因:海水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海洋深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小。
(三)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
影响海水温度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纬度→→海洋表层水温的纬度递减
季节→→夏季水温高于冬季
水深→→海水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水温变化大,(1000m以下)深层变化小
洋流→→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四)海水温度的主要影响
1.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
①海洋表层的温度较为适宜,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
②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冷水性鱼类和暖水性鱼类)
例如:罗非鱼→低纬度海域,鳕鱼→中高纬度海域
③某些海洋生物因水温的季节变化而发生季节性游动。
④人类的渔业活动要考虑各海域的水温状况和海洋生物对水温的要求。
2.影响海洋运输
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施。
3.影响大气温度及沿海地区的气温
大尺度:海洋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使温差变小。
区域尺度:使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
海水的盐度
(一)盐度的概述
1.概念:指1000克海水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35‰。
2.海水既咸又苦的原因:海水中主要的盐类物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镁
(二)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三)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相关性
描述
气候
温度
正相关
温度越高,盐度越高【冬季海水结冰,盐分析出,盐度高】
蒸发
正相关
温度高或多大风,蒸发旺盛,盐度高
降水
负相关
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
入海径流
负相关
入海径流越大,盐度越低
海区封闭程度
正相关
海区封闭,与外海交换弱,交换少受外海的影响程度小
【案例分析】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
[红海盐度高]
[气候]位于副热带海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炎热,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入海径流]两岸多干燥的沙漠,几乎没有淡水汇入;
[海区封闭程度]海域较为封闭,与低盐度的海水交换少
[波罗的海盐度低]
[气候]纬度高,以温带海洋气候为主,气温较低,降水丰富,蒸发弱
[入海径流]四周陆地河流众多,有大量淡水汇入
[海区封闭程度]海域较为封闭,与高盐度的海水交换少
(四)海水盐度的开发利用
1.晒盐:
地形平坦,日照充足、降水较少(蒸发旺盛)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
【案例】中国的三大盐场
[长芦盐场]——中国最大的盐场:滩涂宽阔;雨日较少,日照充足,多大风,蒸发旺盛,有利于海盐生产。
[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沿海平原,地势平坦;地处夏季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蒸发强,利于晒盐。
2.利用海水制碱,从海水提取镁、溴等资源
3.海水养殖
海水盐度稳定利于养殖。例如,暴雨会引发养殖场的海水盐度降低,如应对不当,会造成养殖的鱼虾等大量死亡。
4.成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
海水淡化,缓解当地的缺水状况;海水冲厕;作为工业冷却水。
【案例】新加坡缺水?——御咸蓄淡变海湾为水库
[缺水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的条件差;
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其他措施:①从邻国购买淡水;②海水淡化;③废水回收利用;④收集雨水。
海水的密度
(一)概念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单位是kg/m3。
水的密度是1000kg/m3,海水的密度高于此值。
(二)海水密度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相关性
描述
温度
负相关
温度增加,密度减小(热膨胀)
盐度
正相关
盐度增加,密度增大(溶解物质增加,质量增加)
深度
正相关
深度增加,密度增大(压力对体积的压缩效应)
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
1.海水密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1)随纬度增高而增加;(2)同纬度海域大致相同。
2.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
总体规律: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中低纬度海区
0~50m:密度无变化;
50~10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