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2 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以美国休斯顿为例 第1课时 课件地理 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pptx

发布:2025-04-20约2.25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科素养;新课导入;1.分析休斯敦的区位特征

答案解析:①南邻墨西哥湾,地理位置优越;②位于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开阔;③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等等。

2.休斯敦建立载人航天飞行中心,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答案解析:吸引众多与航空航天相关的科研机构、企业在此集聚,促进区域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目录

CONTENTS;01;一产业转型的背景

1.产业转型的背景

(1)传统产业作用:促进_______增长、解决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推进_______等。

(2)传统产业存在的问题:_____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产品_________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

2.影响产业转型的因素

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阶段、市场环境、_______政策、科技创新等。;3、传统产业的作用、问题及出路

作用:促进经济增长、解决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人、改善人民生活、推进城市化等方面,传统产业发挥了巨大作用。

问题:技术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具有不可持续性。

出路:基于新一轮发展和市场竞争,传统产业只有进行技术改造和整体提升,才能适应转型发展的市场环境。;二、产业转型的含义;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构成及三个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

一般来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区域的产业结构重心会由一产业向二产业和三产业逐步转移。;2.产业结构变化规律;产业转型的含义;3、产业结构高级化

(1)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2)产业结构中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3)产业结构中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阅读: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各有不同,通常可归纳为产业延伸、产业更新、综合发展。1、产业延伸:①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发展下游产业,建立起关联与配套的产业群。②这样,在转型初期能够充分运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加强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联系,工作难度较小。随着产业链的延伸,下游企业和配套服务业不断增长,推动专业化的发展,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完善配套服务,促使集聚效益的产生。2、产业更新:①休斯敦积极努力地延伸拓展石油产业上下游价值链,提升石油产业价值链分工中的位势,提高产品附加值。②一方面,向下延伸价值链,大力发展石化产业。不仅利用拥有的得克萨斯州和墨西哥湾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且利用濒临墨西哥海湾的地理位置优势,通过港口从海外进口石油,丰富的原材料、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战略政策导向,吸引了大批石化产业及其相关产业,也拓展了国际市场。

;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③另一方面,向上延伸价值链,大力支持石油勘探、开采、炼化等先进技术研发。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创新研发体制机制,加快研发成果转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石化产业的技术水平,推动石化产业价值链延伸至高端环节。3、产业更新:①利用原产业发展积累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或借助外部力量,建立起基本不依赖原有基础的全新产业群,把原先的产业资源转移到新兴产业上来,把传统加工提升为智能制造。②这样的转型相对彻底,但如何运用原有基础,发展有竞争力的替代产业群,是困难与挑战所在。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是建立替代产业的有效途径。4、综合发展:①有的产业转型并非单一模式,而是多种模式的综合。②比如,在转型初期,采取产业延伸模式,随着加工业的发展,区域功能逐渐完善,新兴产业相继崛起,遂向综合性方向演化。

;总结:产业转型的路径;;;解析:读图可知,1980—1985年,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不大,产值增幅不是最快的,A项错误;1980—2000年,第一产业比重在1990年略有增加,应是呈下降趋势,不是持续下降,B项错误;1980—2015年,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但总产值迅速增加,所以产值应是增加的,C项错误;2010—2015年,第三产业比重是最大的,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D项正确。;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

东莞等9市,面积约2万km2。改革开放以

后,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推动

了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2021年国内生产

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如图示意1980

—2015年珠三角地区三大产业比重统计。据此完成1~3题。

2.2021年珠三角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这主要得益于()

A.加工工业的快速发展

B.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C.青壮年体力劳动者的大量迁入

D.高新技术产品的输入;珠三角地区包括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