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发展第二节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__以美国休斯敦为例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x
PAGE
PAGE9
其次节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以美国休斯敦为例
读西藏产业结构变更表,完成下题。
时间
三次产业的比重
第一产业(%)
其次产业(%)
第三产业(%)
2006年
17.6
27.6
54.8
2011年
12.3
34.6
53.1
1.依据西藏的特别状况,当地政府提出了“提升一产、壮大二产、做强三产”的发展模式,符合该发展模式的做法是()
A.主动发展特色农牧业,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
B.加快特色矿业的开发,限制加工业的发展
C.大力扶持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
D.爱护脆弱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牧
答案:C
解析:西藏海拔高,热量不足、生态脆弱,耕地资源有限,发展经济不宜依靠第一产业;加快特色矿业的开发,不利于环境爱护,并且限制加工业的发展,不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西藏主要是河谷农业,河谷地区耕地有限,盲目退耕不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当地拥有独特且丰富的旅游资源,适合发展旅游业,旅游业投资小、效益高,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下图示意江苏省2000年和2012年各县市产业结构分异。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2.江苏省内产业结构变更的特点是()
A.苏中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B.苏北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C.苏南地区产业结构稳定
D.全省产业结构变更不大
答案:B
解析:依据图例推断,苏北地区第一产业削减,其次、第三产业增加,均衡发展型产业增加,说明产业结构升级。
3.2012年江苏省内的产业分布和经济特点是()
A.农业集中在苏北,苏南、苏中以均衡发展型为主
B.城市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苏南地区落后于苏北和苏中地区
C.苏南以工业为主导,苏北、苏中以均衡发展型为主
D.城市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苏北地区落后于苏南和苏中地区
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2012年,江苏省农业集中在苏北,苏中以均衡发展型为主,苏南以第三产业主导型为主;城市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苏北地区落后于苏南和苏中地区。
(2024河南高二开学考试)英国某高校提出产业升级的四种模式,即下图中①②③④。众多探讨表明,产业升级一般遵循先从④升级到③再到②最终到①这一规律。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新的产业加入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是()
A.产业升级放缓
B.产品附加值降低
C.优化了产业结构
D.调整了工业布局
答案:C
解析:依据图中曲线推断,新的产业加入使产业升级时间缩短,速度加快,但产品附加值并未降低。新的产业加入促进了地区的产业升级,优化了产业结构。新加入的产业不肯定是工业,因此不肯定会调整工业布局。
5.下列改进和创新措施符合由④到③产业升级方向的是()
A.一般汽车更新为电动汽车
B.严格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C.引入机器人替代操作工人
D.专注研发,生产环节外包
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由④到③产业升级的方向是技术升级、产品改造,增加新功能、新款式,一般汽车更新为电动汽车符合条件。严格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没有改进技术和创新。引入机器人替代操作工人以及专注研发,生产环节外包,均没有进行产品改造。
我国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其中高消耗、高排放行业尤为突出。为此国家确定实施“供应侧改革”。“供应侧改革”是指从供应和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供应侧改革”的实施,受影响最大的工业部门是()
A.智能装备制造
B.钢铁和船舶制造
C.生物医药制造
D.核电和新材料制造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供应侧改革”主要针对高消耗、高排放行业。结合工业部门特点分析,受影响最大的工业部门是钢铁和船舶制造。
7.关于湖南省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叙述正确的是()
A.淘汰全部传统制造业
B.购买国外设备转型升级
C.兼并优化产能过剩企业
D.关停全部高污染企业
答案:C
解析:湖南省制造业为实现转型和升级,须要淘汰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制造工业,优化产业结构,兼并优化产能过剩企业。
8.下面是我国某地区产业结构变更表及该地区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978年
2007年
第一产业比重(%)
20.0
12.8
其次产业比重(%)
64.3
49.6
第三产业比重(%)
15.7
37.6
(1)比较该地区1978年与2007年的产业结构变更表,该地区产业结构的变更特点是。
(2)图中字母A、B分别代表工业和工业。
(3)该城市依托优势资源,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你认为最适合在该城市布局的工厂是()
A.冶炼厂
B.电镀厂
C.建筑材料厂
D.轮胎厂
(4)简要分析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
答案:(1)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其次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