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4117_T 329-2021 玉米秸秆黄贮技术指南.docx

发布:2025-04-18约2.5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01CCSB25

4117

驻马店市地方标准

DB4117/T329—2021

玉米秸秆黄贮技术指南

2021-09-29发布2021-10-29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17/T329—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驻马店市畜牧局提出。

本文件归口于驻马店市畜牧兽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本文件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兽药饲料(动物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中心、正阳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新蔡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上蔡县杨屯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上蔡县韩寨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许昌市建安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泌阳县农业农村局、西平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三门峡市扶贫开发信息中心、汝南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平舆县农业农村局、正阳县兽药饲料质量检验监测中心、漯河市外埠入漯畜产品查验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萌、阮宁、吕阳育、李强、范玉岭、刘运长、周飞、从永民、禹业飞、熊善辉、梁玉、郭莹、张峰、张歌、熊俊强、付媛媛、李夏、张磊。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DB4117/T329—2021

1

玉米秸秆黄贮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玉米秸秆黄贮的方法、制作过程、品质鉴定和贮存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玉米秸秆黄贮饲料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NY/T2771农村秸秆青贮氨化设施建设标准DB41/T617饲料青贮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玉米秸秆

成熟玉米收获玉米籽粒后茎叶和穗部分的总称。3.2

玉米秸秆黄贮

将收获籽粒后的玉米秸秆置于密封的黄贮设施中并调节水分含量,在厌氧环境下进行的以乳酸菌为主导的发酵过程,导致酸度下降抑制微生物的存活,使秸秆饲料得以长期保存的饲草加工方法。

3.3

发酵剂

用于改善黄贮饲料发酵品质,减少养分损失,专用于调制粗饲料的一类活性微生物添加剂。

4黄贮的方法

4.1黄贮水泥池

黄贮水泥池的建设按NY/T2771的规定。将玉米秸秆切短或揉碎切短,加水调制到合适的水分含量,在加水的同时喷洒发酵剂,装入水泥池内,分层压实,加盖塑料薄膜后覆土密封。

4.2裹包黄贮法

切短或揉碎切短的玉米秸秆调制到合适的水分,并与发酵剂混合均匀后,采用打捆机进行高密度压实打捆,通过裹包机用拉伸膜裹包密封保存。

DB4117/T329—2021

2

4.3袋装黄贮法

切短或揉碎切短的玉米秸秆调制到合适的水分,并与发酵剂混合均匀后,采用机械压缩成捆后装入塑料袋中密封贮存或直接装入塑料袋中压实密封贮存。

4.4土窖黄贮法

选择地势高、土质硬、向阳干燥、排水容易、地下水位低、离畜舍近、取用方便的地方,根据贮量开挖形状、大小适宜的窖,在窖的底部及周围铺一层塑料薄膜,将切短或揉碎切短的玉米秸秆放入窖内,分层调制水分、喷洒发酵剂、压实,上面盖上塑料薄膜密封,覆土或用旧轮胎等镇压。

5制作过程

5.1原料获取

成熟玉米收获玉米籽粒后,尽快对玉米秸秆进行抢收,收获时尽量避免阴雨天气。宜边收边贮,减少曝晒和避免堆积发热,以保证贮料新鲜。玉米秸秆应从地上部30cm以上处收割,粉碎长度以1.5cm~2.0cm为宜。

5.2水分调节

根据玉米秸秆实际含水率来确定是否需要添加水,玉米秸秆黄贮原料含水量调制到60%~70%为宜。

现场判断水分的方法是:抓取切短的原料,用双手挤压后慢慢松开,指缝见水不滴、手掌沾满水为含水量适宜;指缝成串滴水则含水量偏高;指缝不见水滴,手掌有干的部位则含水量偏低。

5.3发酵剂的使用

按黄贮饲料量,计算出所需的有效活菌数,确定需要发酵剂的用量,发酵剂的使用按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将溶解好的发酵剂在原料揉切粉碎过程中均匀喷洒,或在物料装填过程中每装填20cm~30cm厚,均匀喷洒一次。

5.4含糖量调节

黄贮底物含糖量低于1.5%时,可向贮料中逐层添加0.5%~1%玉米面粉,为乳酸菌发酵提供充足的糖原。

5.5装填与密封

将调制好的物料装入土窖、水泥池、塑料袋中,严格密封,或者裹包密封。应注意压实、封严,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