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微处理器与系统结构.pptx

发布:2025-04-19约1.58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0102030405微处理器主要性能指标8086/8088微处理器8086系统的组成存储器组织8086总线时序第二章微处理器与系统结构

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Intel8086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包括:功能结构、寄存器结构和总线结构Intel8086微处理器系统的组成:控制核心单元+存储器组织+I/O端口组织Intel8086微处理器在最小模式下的典型总线操 作和时序。几个重要概念:时钟周期,总线周期,指令周期重点掌握内容:第二章学习要点

Intel8088微处理器与Intel8086微处理器的不同之处。ACBIntel8086微处理器在最大工作模式下的典型总线操作和时序。高档微处理器的体系结构与特点。了解内容:

2.1微处理器主要性能指标主频:即微处理器时钟频率。如Pentium42GHz同系列的微处理器,主频越高,速度越快。但主频相同的微处理器,速度不一定都相同,因结构有差异外频:微处理器外部总线工作频率。如Pentium42GHz的外频为400MHz地址线宽度:决定访存空间。如36位地址线访问236=64GB存储单元数据线宽度:决定微处理器与外部存储器、输入/输出部件之间一次交换的二进制数据位数。如8、16、32、64位。

内置协处理器:加快数值运算超标量结构: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以上的指令。低标量结构:一条指令至少需要一个以上的时钟周期工作电压:微处理器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电压,早期为5V,后来有3.3V,2.8V,1.5V等。123制造工艺:晶体管之间的最小线距,0.35?m,0.25?m,0.18?m,0.13?m等4微处理器主要性能指标

微处理器

4004:4位8085/8088:8位8086、80286:16位80386、80486、80586:32位Pentium、PentiumPRO、PentiumII、PentiumIII、Pentium4:32/64位微处理器类型(Intel)

INTEL78年推出(79年推出8088)14万多个晶体管(8088为2.9万个晶体管)2时钟频率4.77MHZ3数据线16位(8088的数据线8位)4地址线20位540脚DIP封装681年推出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微机)72.28086/8088微处理器

2.2.1有关微处理器的一些概念

一、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组成:算术逻辑部件、控制器、寄存器阵列、总线及总线缓冲器。算术逻辑部件ALU:用硬件实现算术运算、移位、布尔运算等基本运算功能。控制器:逐一取出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指令部件:程序计数、指令寄存、指令译码;时序部件:产生操作序列的定时信号;微操作控制部件:根据指令产生控制信号。

总线及总线缓冲器按照总线所连接的对象,有4级总线:片内总线:连接CPU内的各个电路部分。片间总线:指主板上各芯片之间的总线,用于连接CPU与主板上的其他芯片。按总线中各信号线功能的不同,又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即所谓的三总线。(系统)内总线:指主板与I/O扩展板之间的总线,一般都遵循一定的标准,如目前多采用的ISA标准、EISA标准和PCI标准等。外总线:指微机与其他设备、系统之间的总线,一般也遵循一定的标准,习惯上又称为接口,如串行接口、并行接口、USB接口等。总线缓冲器:如地址锁存器、数据缓冲器、总线收/发器等。

运算器寄存器控制器CPU存储芯片I/O芯片主板扩展接口板扩展接口板微机系统④①②③其他微机系统其他仪器系统微机系统的四级总线示意图

标志寄存器:记录当前执行结果的各种状态。指令寄存器:即指令队列,暂存预取指令的代码,直至完成译码。程序计数器(指令指针):指向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实现顺序执行。堆栈指针:专门指示堆栈的栈顶,辅助完成堆栈操作。通用数据寄存器:存放运算数据或结果;存放数据的地址指针。累加器:数据运算的场所。其长度即微机的字长。寄存器阵列——用于存放临时数据和地址。数目多少不定,因处理器而异。

8086CPU功能结构图EU控制器ALU暂存器标志寄存器8位队列总线总线控制逻辑内部总线16位地址加法器20位地址总线16位数据总线执行部件EU总线接口部件BIU123456指令队列通用寄存器AXAHALBXBHBLCXCHCLDXDHDLSPBPDISICSDSSSEP暂存器8086总线

执行部件中包含一个16位的算术逻辑单元(ALU),8个16位的通用寄存器,一个16位的状态标志寄存器,一个数据暂存寄存器和执行部件的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