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处理器系统结构与嵌入式系统设计第5章 总线.pptx
第五章总线;本章主要内容;12.1总线的概念;1.什么是总线;指令系统与寻址方式的重要性;总线分类;;8;;总线的性能指标;1.CPU的前端总线(FSB)频率为400MHz或800MHz,总线周期数为1/4(即1个时钟周期传送4次数据),位宽64bit,则FSB带宽为多少?
400×(64/8)×4=1.28GB/s
或800×(64/8)×4=2.56GB/s
2.PCI总线频率为33.3MHz,位宽32/64bit,总线周期数为1,则PCI总线带宽为多少?33.3×(32/8)×1=133MB/s
或33.3×(64/8)×1=266MB/s;常见的几种总线组织形式;AMBA2.0总线结构图;ARM处理器核;2.总线的作用;3.总线的特性;4.总线标准;;5.总线的组成;5.总线的组成(续);5.总线的组成(续);5.总线的组成(续);12.2系统总线;ISA总线的主要性能指标;ISA总线的接口信号;12.2.2EISA总线;;12.2.3PCI总线;PCI总线的特点;PCI总线的特点(续);2.PCI总线的系统结构;3.PCI总线的主要性能;4.PCI总线的信号定义;5.PCI总线的应用;12.3外部总线;常用串行总线比较;1.RS-232C的引脚定义;表12-29针RS-232C连接器引脚;2.RS-232C的连接;3.RS-232C的电气特征;;MAX232的封装和应用电路图;RS-422/423、485标准;12.3.2USB总线;1.USB接口的特点;(1)USB引脚功能;USB引脚信号;(2)USB硬件结构;USB主机;USB设备;USB集线器;USB工作原理;USB工作原理(续);(2)USB的数据传输;SPI:SerialPeripheralsInterface;CAN:ControllerAreaNetwork;汽车系统;;第五章存储器系统;不同的存储原理;不同的读写策略;堆栈的生成方式;静态RAM芯片的引脚特性;产品出厂时存的全是1,用户可一次性写入,即把某些1改为0。但只能一次编程。;紫外线可擦除ROM(UVEPROM);写入(写0);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半导体存储芯片的主要技术指标;存储容量单位;现代计算机的四级存储结构:
寄存器+Cache+主存+辅存;现代计算机中的多级存储器体系结构;;寄存器组
特点:读写速度快但数量较少;其数量、长度以及使用方法会影响指令集的设计。
组成:一组彼此独立的Reg,或小规模半导体存储器。
RISC:设置较多Reg,并依靠编译器来使其使用最大化。
Cache
高速小容量(几十千到几兆字节);
借助硬件管理对程序员透明;
命中率与失效率;
主(内)存
编址方式:字节编址
信息存放方式:大/小端系统、对齐方式
辅(外)存
信??以文件(file)的形式存放,按块为单位进行存取。
虚拟存储技术;cache的功效;存储芯片的选择;内(主)存储器的基本结构;存储芯片的位扩展;存储芯片的字扩展;存储芯片的字、位同时扩展;两级物理地址译码方案;假设某系统地址总线宽度为20bit,现需要将0C0000H~0CFFFFH地址范围划分为8个同样大小的地址空间,提供给总线上的8个模块,试设计相应的译码电路。;全译码电路的实现;部分译码方式;线译码方式;;三种译码方式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