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_T1329-2010_韭菜病虫无公害防控技术规程_河北省.docx
ICS65.020
B16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1329—2010
韭菜病虫无公害防控技术规程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1329—201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廊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廊坊市农林科学院、保定市农业局、廊坊市农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明耀、张桂海、王学颖、崔少玉、石颖、温素萍、杜德玉、朱自平、王铁军、
刘彦民、张烨、郑蒙。
DB13/T1329—2010
韭菜病虫无公害防控技术规程
1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韭菜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以及病虫害防控的原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保护地和露地韭菜的无公害生产,周边地区亦可参照采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715.5
瓜菜作物种子叶菜类
NY5010
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DB13/T453
无公害蔬菜生产农药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网棚
指以竹木、金属或其他硬质材料为支撑骨架,覆盖适当目数防虫网的固定栽培设施。常见的日光温
韭菜害虫包括:迟眼蕈蚊、种蝇、葱蝇、蓟马、黑蚜、黄条跳甲、斑潜蝇、韭菜蛾等8种;主要病
无公害韭菜生产中防治病虫害,应以物理方法和农业防治方法为主,药物除杀仅作为临时补救
措施在病虫大发生时实施。通过综合农艺防控措施的实施,将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降到生产者允许的范
围内,做到不用或很少使用农药防病治虫,实现农药残留的降低。
DB13/T1329—2010
6
虫害防控
6.1
网棚建造和使用
6.1.1
规格
网棚应覆盖30目白色优质聚乙烯防虫网,规格可以按照栽培地块、生产需求和生产者的经济条件来
确定,一般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等3种,对棚体的延长方向要求不严格,一般冬季生产以东西延长为
好,其他季节应选择南北延长。大型网棚,高≥1.7m、宽5.0m~12.0m;中型网棚,高1.3m~1.6
m、宽2.1m~4.9m;小型网棚,高≤1.2m、宽1.0m~2.0m。
6.1.2
建造和使用时间
育苗田播种前、定植田秧苗定植前网棚应建造完毕,确保在韭菜育苗期和生长期用网棚阻止其他地
块的韭菜害虫迁入。
6.1.3
防虫网揭盖
3月~11月期间须严密覆盖防虫网。12月上旬~翌年2月中旬期间,室外没有韭菜害虫迁飞活动时,
可揭去防虫网。
6.2
网棚育苗
把好门户
6.2.1
播种和育苗期间,在网棚内进行追肥、浇水、除草等农艺活动时,应在关严网棚入口后进行,严防
韭菜害虫借助门户等途径飞入。
幼苗出土时,应在育苗的网棚内悬挂蓝色黏虫板诱杀网棚中迁飞的韭菜害虫,每666.7㎡悬挂20
张30㎝×25㎝黏虫板,悬挂高度60㎝。每15天清除一次黏虫板上的害虫。当黏虫板上粘贴效果不佳
时,应及时更换新的黏虫板。
定植前从事起苗、选苗(淘汰不合格)和修剪(剪去叶尖部分和须根末梢)等作业时,应在密闭的
待定植的秧苗,用2%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浸蘸根颈部5s~1s,待秧苗根系表面药液晾干后定
DB13/T1329—2010
6.3.2
密闭栽植
定植开始前,做好人员、器具和秧苗等准备。定植进行过程中,应密闭网棚,严防人员随意出入。
6.3.3
药剂除虫
秧苗定植后,应及时在网棚内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喷施一遍,重点是秧苗、地表、棚架和支柱等
处。可采用2%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混合溶液喷施。如网棚内害虫很少
或没有发现,则不喷药。
6.3.4
悬挂粘虫板
按本标准6.2.2中规定的方法实施。
6.3.5
液体诱杀剂捕杀
按照2%阿维菌素乳油1.1ml、糖51g、食醋51ml、白酒17ml、兑水170ml的比例配制液体诱杀
剂,在网棚中每666.7㎡放置6盆~8盆,韭菜生长期间及时添加,保持液体深≥3㎝。
6.3.6
补救措施
当网棚出现破损,有较多害虫侵入时应尽早修补,同时应酌情采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清除网棚中
的害虫。可采用2%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混合溶液喷施1遍,之后转入正
常防控管理。
措施
采取综合农艺措施,培育健壮植株。
方法
育苗田和生产田应选择前茬为非葱蒜类,且旱能浇、涝能排的肥沃农田,土质以中壤土为佳。
选用抗病性强,商品性好、营养品质优良的品种,如“廊韭6号”、“廊韭9号”和“平韭2号”等。
育苗田,每666.7㎡用种5㎏;生产田,播种量以(1.8~3.0)㎏/666.7㎡为适,不宜过多。
D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