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三国志诸葛亮传——孔明治家》含答案译文.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三国志诸葛亮传——孔明治家》含答案译文
孔明治家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三国志·诸葛亮传》)
【文化常识勤积累】
外任:旧指在京城以外的地方做官。
【文言断句培语感】
1.断句。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练牢基础重素养】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初,亮自表后主(从前,当初)
B.初,亮自表后主(表达、表述)
C.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仰仗、依靠)
D.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多余的钱财)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悉仰于官②至于臣在外任
③不别治生,以长尺寸④劳师以袭远
A.①②意义、用法相同,③④意义、用法也相同。
B.①②意义、用法相同,③④意义、用法不同。
C.①②意义、用法不同,③④意义、用法相同。
D.①②意义、用法不同,③④意义、用法也不同。
4.与“以负陛下”中的“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秦贪,负其强 B.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C.徐衍负石入海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译文:
【自主核对】
1.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2.B[“表”,上表,向……表明心志。]
3.C[①介词,引进对象,不译;②“至于”固定搭配,不译;③④连词,表目的,“来”。]
4.D[D项与例句相同,均解释为“辜负”;A项,凭借;B项,背负;C项,抱持。]
5.而我在外当官,没有其他的花费,穿衣吃饭全靠当官的俸禄,没有做其他的兼职营生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全文翻译提能力】
从前,诸葛亮自己向后主表明说:“成都有桑树八百株,有不是很肥沃的田十五顷,儿子兄弟的穿衣吃饭,自会有盈余。而我在外当官,没有其他的花费,穿衣吃饭全靠当官的俸禄,没有做其他的兼职营生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到我死的时候,不会出现有多余的绸布、多余的钱财这样的状况而辜负陛下。”到了他死的时候,果真像他所说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