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基础及应用第五版-胡运权.ppt
第6章图与网络分析;图是一种模型,如公路铁路交通图,水或煤气管网图,通讯联络图等。;一、根本概念;;4、点v的次〔或度,degree〕
与点v关联的边的条数,记为dG(v)或d(v)。;5、链:图中保持关联关系的点和边的交替序列,其中点可重复,但边不能重复。;v1;7、图G1={V1,E1},G2={V2,E2},
假设有V1?V2,E1?E2,那么称G1是G2的一个子图;
假设V1=V2,E1?E2且E1≠E2,那么称G1是G2的一个局部图。;二、应用;解:构造一个六阶图如下:;§6.2树图和图的最小局部树;2、树的性质;〔2〕n阶树必有n-1条边。;〔3〕任何有n个点、n-1条边的连通图是树。;3、图的最小局部树;〔2〕最小局部树〔或最小支撑树〕;二、最小局部树的求法;;2、求法;避圈法另一种做法:;例:分别用两种避圈法构造以下图的最小局部树。;3.V={S,A};第二种做法求解过程:;方法二:破圈法求解步骤:;2.从剩余的子图中任找一回路,同样去掉回路中边权最大的一条边,得一新的子图;依次类推。;破圈法的另一种解法:;注意:;§6.3最短路问题;即在的网络图中,从给定点s出发,要到达目的地t。问:选择怎样的行走路线,可使总行程最短?;;〔4〕步骤
在网络图中求s到t的最短路。;;;例求图中任意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4、矩阵算法
求任意两点间最短距离的方法;其中dij〔1〕=min{dir〔0〕+drj〔0〕};其中dij〔2〕=min{dir〔1〕+drj〔1〕};其中dij〔3〕=min{dir〔2〕+drj〔2〕};说明:
一般的对于D〔k〕=?dij〔k〕?,
其中dij〔k〕=min?{dir〔k-1〕+drj〔k-1〕},(k=0,1,2,3,…)最多可经过2k-1个中间点;注意;例:以下图中v1—v7表示7个村子,需要联合建立一所小学,各村小学生的人数分别为v1—30人,v2—40人,v3—25人,v4—20人,v5—50人,v6—60人,v7—60人。问:学校应建在哪一个村子,可使学生总行程最少?;;小学建在下列村子时,七个村子的学生上学时单程所走的路程;v1;一、根本概念和根本结论;4、容量网络〔简称网络〕:每条弧都有容量的网络。;6、流〔flow〕:加在网络中弧(vi,vj)上的一组负载量,用f(vi,vj)或fij表示。;10、网络的最大流:即使V(f)到达最大的可行流。;12、割的容量:割集中各弧的容量之和。;14、前向弧〔或正向弧〕:在从发点s到收点t的一条链中,指向为s到t的弧称为前向弧,记做μ+。;二、网络最大流的求法
标号算法(Ford-Fulkerson标号算法);3、步骤:;③当t得到标号时,从t开始沿已标号点用反向追踪法得到增广链,利用ε(t)调整流量:
对前向弧μ+,新流量f?ij=fij+ε(t)
对后向弧μ-,新流量f?ij=fij-ε(t)
其余弧上的流量不变。;8(8);8(8);;;;;§6.5中国邮路问题;奇点:图中次为奇数的点称为奇点。
偶点:图中次为偶数的点称为偶点。;步骤:;v1;§6.6网络模型的实际应用;解:;;;例3:有3根相同的轴A1、A2、A3,另有三根相同的齿轮B1、B2、B3。因为精度不高,不能做到任意的互相配合,其中A1能与B1、B2配合,A2能与B2、B3配合,A3能与B1、B3配合。要求确定适宜的配合方案,以得到最多的配合数,将此问题归为网络最大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