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方帽子店教学设计.doc

发布:2025-04-15约1.9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4/4

《方帽子店》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通过两年多的语文学习,三年级下学期的孩子,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技能,例如,在识字方面,具有自主识字、写字的能力;在阅读方面,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在口语表达方面,有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自觉意识和欲望。同时,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又表现出个性差异大、情绪不稳定和自控力不强等心理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注意授课的形式要生动有趣,除了教授和培养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外,还要注重呵护孩子尚未成熟的心理机制,培养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成长环镜。

教材分析:

《方帽子店》以轻松有趣的故事情节告诉孩子们世界在改变,人们的观念也该改变这样一个道理。故事情节层层推进,线索明显,以孩子的质疑——假设——行动为主线安排情节,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梳理、提取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练习复述。因此在教学时,我着重抓住两个关键点:讲故事、明道理,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带着文本走进生活。

教学资源:

PPT课件、帽子道具。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认识“橱、改”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嚷”、“溜”。

2.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内容,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

3.懂得世界一天天在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应该随着改变的道理。

教学重点:懂得世界一天天在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应该随着改变的道理。

教学难点:复述自己意想不到的部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老师戴上自制的方帽子)同学们请看老师戴的这顶帽子,你们觉得怎么样?(可以让学生试着戴方帽子,说说自己的感受)别小看这帽子,从前它可非常流行呢!今天我们就走进方帽子店去看一看。板书课题,指导书写“帽”字,右上角不是“日”字,写的时候两横和左右不相连。

【设计意图】与众不同的方帽子,既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又能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方帽子,对它有个初步的认识。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根据要求默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事?边读边做标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生借助填空概括文章大意。

从前有一家帽子店只做(),从来没有做过(),方帽子戴着又()又()。小孩子们不喜欢(),他们喜欢(),戴着又()又()。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卖()的商店,顾客们最后都进了()。那些不舒服的(),慢慢地成为()。

三、认读字词,梳理情节

1.学习生字。

2.读儿歌,巩固生字

生字都藏在儿歌里标红了,你会读吗?

橱窗里,卖帽子,

不能改,方帽子。

小孩子,做帽子,

香蕉帽,圆筒帽,

一溜烟,扣头上,

儿子直嚷嚷,

方帽子,不舒服。

不改变,成古董。

指名认读,老师强调个别错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全班齐读巩固。

四、再读课文,感悟理解

1.出示自学提示一:

自由读课文1—6自然段,想一想:

(1)这家帽子店为什么只做方帽子,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用直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2)人们戴着方帽子舒服吗?为什么还要戴呢?用曲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2.汇报交流。

抓住关键词来理解课文内“从来”“真不舒服”“一直”等词进行理解人们的思想保守、不愿改变。

【设计意图: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往往是通过各段落中的重点词句来体现的,抓住了反映课文内容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课文,就能达到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五、深入体验、深入理解

1.出示自学提示二:

小组合作学习7—15自然段,想一想:

小孩子们喜欢戴方帽子吗?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2.汇报交流。

3.出示自学提示三:

自由读课文16—21自然段,想一想:孩子们长大后,做了哪些事?后来的人们还喜欢方帽子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六、复述自己意想不到的部分

默读课文,说说故事中的哪部分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

七、讲故事,明道理

一个故事通常还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个故事的道理藏在哪里呢?

学生很容易找到课文最后一段。

教师再分享一些创新改变生活的例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的进步源于人们不断的创新,墨守成规只能成为古董。

板书设计:

26*方帽子店

大人们:做方帽子戴方帽子不改变古董

小孩子们:做圆帽子戴圆帽子

勇于创新,与时俱进

新帽子店:各种各样的舒服的帽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