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艺术字与色彩调整第12课一、《制作彩虹阴影字》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docx
第三单元艺术字与色彩调整第12课一、《制作彩虹阴影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制作彩虹阴影字》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艺术字与色彩调整的基本技巧。课程设计结合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材内容,通过实例演示和操作练习,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运用彩虹阴影效果制作个性化艺术字,提高审美能力和计算机操作技能。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对色彩搭配和艺术字设计的鉴赏能力。
2.增强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创意设计。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艺术字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艺术字的基本制作流程,包括选择字体、调整大小、颜色等。
-理解并应用阴影效果,学会通过调整阴影的颜色、大小和方向来增强字体的立体感和艺术效果。
-学习使用渐变色填充,使艺术字呈现出彩虹般的效果。
2.教学难点:
-难点一:阴影效果的精准调整。学生需要理解阴影与文字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调整阴影的透明度、大小和角度来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
例如,学生可能会在调整阴影时遇到阴影与文字重叠不自然的问题。
-难点二:渐变色的合理运用。学生需要掌握渐变色的创建和调整技巧,确保渐变色自然过渡,不会显得突兀。
例如,学生可能会在渐变色设置中遇到颜色过渡不均匀或颜色选择不当的问题。
-难点三:创意设计思维。学生需要培养创新意识,将彩虹阴影效果与创意设计相结合,制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字。
例如,学生可能会在创意设计过程中遇到灵感不足或设计思路单一的问题。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材,确保每位学生人手一册。
2.辅助材料:准备与彩虹阴影字相关的图片库、视频教程和在线设计工具链接。
3.实验器材:计算机教室,每台计算机安装有图形处理软件,如Photoshop或类似软件。
4.教室布置:设置小组合作区域,提供充足的白板或投影屏幕供展示使用。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展示多张具有彩虹阴影效果的艺术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字的特点和魅力。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彩虹阴影字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制作这样的艺术字。”
-学生分享自己的猜测,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讲授新课(15分钟)
-教师演示制作彩虹阴影字的步骤,包括选择字体、调整大小、添加阴影效果、应用渐变色等。
-强调阴影效果的关键参数,如阴影颜色、大小、角度等,并解释其作用。
-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渐变色的创建和调整方法,让学生直观理解渐变色的运用。
3.学生实践(20分钟)
-学生按照教师演示的步骤进行实践,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学生尝试不同的字体、颜色和阴影效果,发挥创意设计自己的彩虹阴影字。
4.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提出练习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彩虹阴影字的制作。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反馈,强调设计中的亮点和改进空间。
5.课堂提问(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制作彩虹阴影字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巧,教师总结并强调关键知识点。
6.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认为艺术字制作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学生讨论艺术字制作与审美、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关联,教师总结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7.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彩虹阴影字的制作技巧和创意设计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继续练习,尝试制作更多具有个人特色的彩虹阴影字,并分享给同学和老师。
教学时间分配:
导入环节:5分钟
讲授新课:15分钟
学生实践:20分钟
巩固练习:10分钟
课堂提问:5分钟
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总计用时:45分钟
知识点梳理
1.艺术字的基本制作流程:
-选择合适的字体和字号。
-调整文字的颜色、透明度和阴影效果。
-应用渐变色填充,使文字具有立体感和色彩层次。
2.阴影效果的调整技巧:
-阴影颜色:选择与文字颜色相协调的阴影颜色,增强文字的立体感。
-阴影大小:调整阴影的大小,使文字在视觉上更加突出。
-阴影角度:改变阴影的角度,使文字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阴影透明度:调整阴影的透明度,使文字与阴影自然融合。
3.渐变色的创建与调整:
-渐变色类型:了解线性渐变、径向渐变等不同类型的渐变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