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走近我们的老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x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走近我们的老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走近我们的老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一)班
3.授课时间:2022年X月X日星期X上午第X节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情,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观念。
2.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
3.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了解教师的工作职责和权利,尊重教师职业尊严。
4.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学会感恩、尊重和关心他人。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对于基本的师生关系有一定了解,但对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法律规定可能认识不足。他们对老师有一定的认识和尊重,但对于老师的职业特点和工作环境可能缺乏深入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时,他们喜欢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来理解和接受知识。他们的学习能力强,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来提升自我。学习风格上,既有主动探究的,也有需要教师引导的,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兼顾不同学生的需求。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部分学生在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因为他们对老师的工作环境和内容不够了解。此外,学生在与老师沟通时可能存在表达不清或缺乏自信的问题。针对这些挑战,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互动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教师工作的价值,同时通过鼓励和引导,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述老师的职业特点、工作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教师角色。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与老师交往的常见问题,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老师和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增进对师生关系的理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老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增强直观感受。
2.教学软件应用:利用互动教学软件,设计游戏化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5分钟)
1.激发兴趣:
??-教师通过提问:“你们最喜欢的老师是谁?为什么?”来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答案。
??-展示一组关于老师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老师的辛勤付出,激发他们对老师的敬意。
2.回顾旧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如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等,让学生认识到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二、新课呈现(约25分钟)
1.讲解新知:
??-教师详细讲解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老师的职业特点、工作内容、与学生的交往方式等。
??-通过讲解老师的日常工作,让学生了解老师是如何关心、引导和帮助学生成长的。
2.举例说明:
??-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如“老师关心学生的生活”、“老师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等,让学生理解老师的工作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如何与老师相处,如何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
3.互动探究: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与老师相处的经历,交流彼此的看法。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解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巩固练习(约15分钟)
1.学生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场景,加深对师生关系的理解。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关于尊敬老师的活动方案,如制作感谢卡、写信给老师等。
2.教师指导: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
四、课堂小结(约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
五、课后作业
1.学生完成课后思考题,如:“你从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将如何尊敬和关爱你的老师?”
2.学生准备一份关于尊敬老师的演讲稿,下节课进行分享。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收集关于教师职业的书籍、文章和视频,如《教师的故事》、《教师职业道德》等,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教师的工作和贡献。
??-收集一些真实案例,如优秀教师的事迹报道,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这些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加深他们对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