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根腐病菌鉴定方法.pdf
B38
DB1302
唐山市地方标准
DB1302/T474—2017
柴胡根腐病菌鉴定方法
201801
2017-12-20发布--01实施
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02/T474—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客绍英、姜峰、马艳芝、王晓英、段英姿、张胜珍。
DB1302/T474—2017
柴胡根腐病菌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柴胡根腐病菌(FusariumsolaniWill)鉴定的方法原理、仪器设备和试验用具、试
剂和培养基、田间取样、病原菌的分离与培养、病原菌形态学鉴定及病原菌特征判断、分子生物学鉴定、
结果判定等。
本标准适用于镰刀菌属为主要致病菌的柴胡根腐病菌检测和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N/T2122进出境植物及植物产品检疫抽样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ITS(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内转录间隔区
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
BLAST(BasicLocalAlignmentSearchTool):局部序列比对基本检索工具
4方法原理
根据茄腐镰刀菌在柴胡根茎交界处的症状、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PCR特异性反应对病原
菌进行鉴定。
5仪器设备和试验用具
显微镜、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冰箱、高压灭菌锅、高速冷冻离心机、PCR仪、核酸电泳仪、凝
胶成像系统、微量移液器、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培养皿、镊子、解剖刀、酒精灯、医用解剖剪等。
6试剂和培养基
无菌双蒸水、液氮、蛋白酶K、盐酸、氢氧化钠、乙酸铵、氯化钠、TAE缓冲液、无水乙醇、溴化乙
锭、三氯甲烷、异丙醇、异戊醇、TE缓冲液(pH8.0)、PCR试剂(包括TaqDNA聚合酶、dNTP、PCR缓冲
液)、葡萄糖、五氯硝基苯(PCNB)、硫酸链霉素、20%乳酸、除另有规定外,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所有
试验用水均为无菌双蒸水。
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和PCNB酸性马铃薯葡萄糖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基,配制方法
见附录A。
7田间取样
重点检查根茎交界处,病症是在根茎交界处根组织变粗,颜色变深,质地变脆,并且在表面有裂隙。
DB1302/T474—2017
将可疑发病柴胡植株连根拔出,轻轻抖动去除表土,送实验室做进一步的检验。
取样方法和步骤按SN/T2122规定执行。
8病原菌的分离与培养
切取病健交界部位组织(约0.5cm×0.5cm),用0.1%次氯酸钠溶液等消毒液表面消毒5min~10min
(根据分离组织的腐败程度可以适当增加或缩短表面消毒时间),无菌水冲洗2次~3次,用无菌滤纸吸干
水分后,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置于PCNB酸性马铃薯葡萄糖选择性培养基平板上,25℃~28℃培养2d~
3d。发现有灰白色菌丝长出,立即挑取菌落边缘菌丝,转入PDA平板纯化并保存。
9病原菌形态学鉴定及病原菌特征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