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备课.docx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然科技
1
一、单元概览
单元主题
自然科技
年级/学期/单元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学校
总课时数
10-11
课程标准解读
总目标
陈述:2.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关心社会文化生活,发展交流、合作、探究等实践能力;6.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7.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
解读:课程总目标帮助我们明晰了“为何要学习本单元”“如何学习”以及“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即“在独立和合作的思考、探索中了解、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崇尚真知、解决问题的科学精神”。
学段目标
识字与写字
阅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流
梳理与探究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能感知常用汉字形、
音、义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事物、行为的联系,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1.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2.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
1.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地感受
和想法。
2.观察周围世
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
见闻、感受和想象。
能提出学习
和生活中的
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
并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解读:学段目标具体解答了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需着重发展的能力:在阅读与生活中主动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尝试借助与同伴讨论、查阅资料、结合其他学科等渠道解决问题。
学习任务群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跨学科学习
1.阅读有关科学的短文,依据事实和细节,
运用口头和图文结合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2.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主动记录、整理、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和思考,学习辨析、质疑、提问等方法。
尝试运用科学、艺术、信息科技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富有创意地设计并主动参与朗诵会、故事会、戏剧节等校园活动。
解读:由教材内容编排可知本单元隶属于思辨性阅读和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由前所属,本单元重在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外显学生思考?跨学科学习给出了与其他学科结合以及活动设计的学习路径。
2
学业质量标准
1.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主动搜集信息,尝试用流程图和文字记录学习活动的主要过程,并向他人展示学习成果。
2.能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提出问题并与他人交流。
3.能根据不同学习活动主题搜集、整理信息和资料,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用照片、图表、视频、文字等展示学习成果,并与他人分享。
分析:学业质量标准回答了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具体的行为表现及成果呈现,即“图文音视并茂地呈现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成果,并与他人共享。”
单元教材解读
内容
统览
本单元以“自然科技”为主题,涉及“自然”的内容主要是《琥珀》和《飞向蓝天的恐龙》,涉及“科技”的是《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和《千年梦圆
在今朝》。除此之外还有口语交际“说新闻”、习作“我的奇思妙想”和语文园地。
学习本单元一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二是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
主题分析
“自然科技”单元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范畴,其实从一年级开始,每学期都会有有关“自然与科学(科技)知识”内容的编排(见“要素分析”表),
这些内容共同指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要素
分析
年级
单元
人文主题或语文要素
三上
五
人文主题:留心观察
三下
四
人文主题:观察与发现
四上
二
阅读要素: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四下
二
人文主题:自然科技
阅读要素: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习作要素: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要发明的东西。
五上
五
人文主题:说明文
六上
三
人文主题:有目的的阅读
阅读要素: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习作要素:写生活经验,试着表达自己的看法。
六下
五
人文主题:科学精神
习作要素: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
除此之外,与自然科技有关的文章还有诸如《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金字塔》等文章编排在其他单元。
学情分析
已有基础
发展目标
当前障碍
突破措施
3
1.阅读方面:学生在四年级上册已经学过提问的方法。
2.表达方面:从一年级开始,学生就在说话、写话、练笔、习作中进行过各种“想象”力说写实践。
1.本单元既要能围绕阅读文本提出不懂的问题,还要能采取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本次“奇思妙想”指向神奇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