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锦绣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说明:1.本卷共有五大题,25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小题。
在这学期的课文中,我认识了无数英雄人物:有为人忠诚纯正,对待工作鞠躬尽(cuì)的邓稼先;有为探索救国道路沥尽心血、锲而不舍的闻一多()有对敌人深恶痛绝,孝顺父母、
勤劳淳朴的木兰;有不怕困难、翻越峭壁的红军战士;有奔赴朝鲜,创造可歌可泣英雄事迹的
志愿军……我要学习他们身上优秀的品格,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cuì)(2)锲
2.(1分)在括号里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小题。
研读历史经典,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研读文学经典,______心灵、增加才情;研读
哲学经典,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思辨能力;研读伦理经典,知廉耻、懂荣辱、辨善恶。
总之,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使我们可以增强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3.(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洗刷B.陶冶C.清洗D.提升
4.(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研读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我们可以增强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B.研读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我们可以增加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C.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我们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D.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我们可以增强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小题。
美丽是可以营造的,____________。世间所有人为的一切都无法与自然缔造的相比,正如
同鲜花与假花,高飞的蝴蝶与玻璃框中的标本一样。同样的外形,也许后者看起来更完美些,
但后者却永远缺少生命的活力。
5.(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而人工的雕琢犹如锦上添花B.但真正的美丽不应有丝毫人工的雕琢
C.而人工的雕琢并不会减损自然的美丽D.而且真正的美丽是至高无上的
6.(2分)班级围绕“我的语文生活”展开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对联的发言记录,其中说
法有误的一项是()
A.我认为“虽是毫末技巧,却是顶上功夫”适合做服装店的对联。
B.我认为“瓦壶水沸邀清客,茗碗香腾遣睡魔。”适合做茶馆的对联。
C.我认为“沉李浮瓜添雅兴;雪桃剥枣佐清谈。”适合做水果店的对联。
D.我认为“旧书细谈犹多味,佳客能来不费招。”适合做书店的对联。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7~8题。(每题2分,共4分)
[甲]野步
宋·周密
第1页共7页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乙]春暮
宋·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7.(2分)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以清新、悠雅的语言风格,描摹出了一幅郊外春日花草盎然生机勃勃的画面。
B.甲诗“烂醉”二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
C.乙诗抓住暮春典型景物——落花、蝉、绿叶、青草等,衬托出“暮”字,点明题意。
D.乙诗用绿阴代替落花,用蛙鸣代替莺啼,两两对映,富于动态,体现了宋诗的理趣。
8.(2分)两诗都描写到了蛙声,但听蛙声时的心情却有所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完成9~11题。(10分)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①如斯。邻有贫
乏者,刘氏辄②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赠之。乡里皆称其善,然儿不解,心
有怨言。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③三年,刘家大火,屋
舍衣物殆④尽,乡邻给衣物,且为之伐木建屋,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注释】①竟年:终年。②辄:总是,就。③卒:去世。④殆:几乎。
9.(3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皆(2)诫(3)悟10.(4分)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
(2)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
11.(3分)刘家儿子“方悟”,他“悟”出了什么道理?
(三)默写(6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1)《竹里馆》一诗中,诗人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情景,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却并不
感到孤独的心情的诗句是:,。(2)《木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