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六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年七年级六校联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说明:1.本卷共有五大题,25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卷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7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深宵如墨,历史的褶皱里总有人正(jīn)危坐,以孤灯为笔,在时代的暗幕上刻下不灭的
星痕:邓公披霜铸重器,大漠孤烟书壮志,谦逊埋名廿八载,可歌可泣耀青史:一多沥尽心血寻出路,血性呐喊雷霆怒,嶙峋身影立天地,热情澎湃召民主()托翁俗容难掩精神苍穹锐眼察世情,伏案执笔剖混沌,清醒无情戳污秽;而今我辈挑重担,赤诚如黄文秀,躬身丈量扶贫路,山高路险志如初,洪流噬身魂不辱,至刚至柔显风骨……他们都以脊梁为炬,似千万微光在时代的暗河中倔强生辉,彰显了本真
而高尚的精神,这种亘古不变的情怀,将激励来者,在任重道远的征途上,用的精神续写未竟的
●
长歌。
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1)正(jīn)危坐(2)亘古不变
2.(1分)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3.(1分)对文中字词的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孤灯为笔”中的“以”是介词。B.“他们都以脊梁为炬”中的“都”是副词。
C.“彰显了”中的“了”是结构助词。D.“本真而高尚的精神”中的“而”是连词。
4.(1分)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沥尽心血B.气冲斗牛C.锲而不舍D.微不足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
一百多年前,一代代“有为”之士为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当众多“有为”之士把“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融进祖国的大好河山里,怎
能不为之心潮澎湃。
5.(2分)依次填入横线中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①多年后在这片多情的土地上,“有为”之士继续发光发热。
②面对脱贫攻坚,以黄文秀为代表的驻村工作者用生命诠释热爱,让“全面小康”顺利实现。
③抛头颅、洒热血,把对红色信仰的无限忠诚转化为憧憬“可爱的中国”的实际行动。
④面对温饱问题,袁隆平院士研发了“杂交水稻”,擘画一个“禾下乘凉”的梦想。
A.①③④②B.③①②④C.①③②④D.③①④②
6.(2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怎能为之心潮澎湃。B.他们怎能令人心潮澎湃。
C.我们怎能不为之心潮澎湃。D.怎能不感到心潮澎湃。
7.(1分)李叔叔每月按时给他母亲生活费,但是对老人总没有好脸色。小文同学认为李叔叔的做法不是孝顺,请从下列关于“孝”的论述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作为依据()
A.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B.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C.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D.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9题。(每小题2分,共4分)
【甲】野步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乙】春暮宋·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8.(2分)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以清新、悠雅的语言风格,描摹出了一幅郊外春日花草盎然生机勃勃的画面。B.甲诗“烂醉”二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C.乙诗抓住暮春典型景物--落花、蝉、绿叶、青草等,衬托出“暮”字,点明题意。D.乙诗用绿阴代替落花,用蛙鸣代替莺啼,两两对映,富于动态,体现了宋诗的理趣。
9.(2分)两诗都描写到了蛙声,但听蛙声时的心情却有所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第10—12题。(10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薄。有狱②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