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无机化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PAGE7
晶体材料研究所
无机化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703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具有勇于追求真理、善于团结合作和献身科技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在学风方面,要求勤奋、求实、踏实、严谨。应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修养和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
2、掌握坚实宽广的化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深入系统地掌握无机化学的专门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及时了解无机化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本学科的新进展与发展动向;具有在本领域从事教学、科
研及开发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无机材料化学
2、配位化学
3、能源与环境材料
4、无机材料制备
5、无机/有机复合材料
三、培养方式
根据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提倡按一级学科培养硕士研究生;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鼓励研究生进行“三种经历”,实行双导师合作培养。
指导教师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硕士研究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应在硕士研究生入学一个月内制订完成。
四、学制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硕士研究生原则上不予提前毕业,特别优秀者可提出申请,最长提前时间不能超过一年。提前毕业的条件为发表与研究专业相关的山东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国内外SCI收录论文3篇或累计SCI影响因子达到6.0及以上。论文一律以公开出版或出版清样为准。
五、应修总学分与课程设置
全日制普通硕士研究生应修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18分(含前沿讲座与社会实践)。
(一)必修课程与必修环节
公共必修课
1、思想政治理论,计3学分;
2、第一外国语,计3学分。
专业必修课
3、专业外语,计2学分;
4、学位基础课2-3门,计6学分;
5、学位专业课2-3门,计6学分。
必修环节
6、前沿讲座,计2学分
前沿讲座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具体要求如下:
(1)前沿讲座的目的和内容:前沿讲座旨在使研究生了解本学科相关研究方面的重大学
术问题和前沿性问题,提高硕士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前沿讲座内容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介绍、文献讲座、新技术与新成果介绍等。
(2)前沿讲座的形式:包括研究生的个人专题综述,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等。
(3)前沿讲座的次数: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校内外专家讲座次数不少于15次,个人主讲不得少于2次。主讲者要写出讲稿,讲稿内容要充实,要有个人见解,能够反映所研究领域进展的新动态。
(4)前沿讲座的考核要求和方式:由参加讲座的教研室的教师和指导教师共同进行考核,评定成绩,并给出评语。考核成绩按“通过”、“不通过”计录,考核“通过”记2学分。
7、社会实践,计2学分
社会实践:硕士生在读期间应参加一定量的教学实践工作,可辅导本科生课程、参加实验室建设、承接横向课题、参与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或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活动。结束后写出总结报告,导师根据报告评定成绩,成绩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计分,成绩及格以上记2学分。
(二)选修课不少于3门,不少于6学分。
学校开设的研究生公共选修课包括:
1、硕士研究生第二外国语,计2学分;
2、体育课,计1学分;
3、心理学课程,计1学分。
(三)补修课程
1、无机化学
2、物理化学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必须补修1-2门本专业本科生必修课,成绩记入本人档案,不计学分。
六、中期筛选
硕士生实行中期筛选制度。第四学期初结合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对硕士生进行一次中
期筛选。考核内容包括入学以来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健康状况及学科综合考试等。具体实施办法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要求能对无机化学某一研究方向的现状和发展有广泛深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自己的见解;掌握该研究方向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有关技能;要有相当的工作量和一定的阶段性新结果;有一定的新见解。论文阶段具体要求如下。
1、选题和开题报告
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三学期末完成论文选题工作。研究课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应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土点基金项目、省部级以上的重点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项目和重点科研基地研究项目等相结合。
硕士研究生应于第四学期初的中期筛选时做开题报告、提交论文撰写计划,然后方能正式开展论文撰写工作。
2、学位论文进展情况的定期检查
每隔3-5周,硕士生在一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指导小组及有关人员参加,帮助硕士生分析论文工作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