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实用高效备课教学设计(人教版).docx
6.2.1“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实用高效备课教学设计(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东北三省,感受那“白山黑水”的独特魅力。在这节课里,我们不仅要领略东北的自然风光,还要探究它的地理特征。我会通过生动的故事,带领大家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让我们一起在地理的世界里畅游吧!??????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让学生理解这些特征如何影响该地区的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
②东北三省的城市布局与工业发展,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对城市规划和工业布局的影响。
2.教学难点,
①如何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与当地的人文活动相结合,理解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②东北三省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包括历史、政策和资源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确保每位学生人手一册。
2.辅助材料:东北三省地形图、气候图、城市分布图等,以及相关视频资料,如东北风光纪录片。
3.实验器材:准备地图、地球仪等地理教学工具,以及记录表格,用于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
4.教室布置:设置小组讨论区,安排实验操作台,确保教学环境整洁、有序。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上课伊始,我会通过播放一段东北三省的风景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视频结束后,我会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景色给你们的感受是怎样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后感,以此激发学生对东北三省的兴趣和好奇心。随后,我会简要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接下来,我们将一起走进东北三省,探寻那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用时5分钟)
2.新课讲授
(1)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详细内容:首先,我会讲解东北三省的地形、气候和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并展示相关的图片和地图。我会强调地形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例如长春、沈阳等城市如何因地形而发展。同时,我会提问:“同学们,地形对东北三省的农业和工业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地理特征与人类活动的关联。(用时10分钟)
(2)讲解东北三省的城市布局与工业发展
详细内容:接着,我会分析东北三省的城市布局和工业发展情况。通过展示相关图表和视频,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在近代以来的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我会提问:“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鼓励学生从历史、政策和资源等多个角度思考。(用时10分钟)
(3)探讨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差异
详细内容:最后,我会引导学生探讨东北三省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数据,让学生了解差异的具体表现。我会提问:“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有哪些?”并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政策和资源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用时10分钟)
3.实践活动
(1)小组讨论:东北地区农业特点
详细内容: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东北地区农业特点,如种植结构、农作物生长周期等。要求各小组选出代表进行汇报,并展示相关资料。(用时10分钟)
(2)课堂游戏:地图寻宝
详细内容:通过课堂游戏,让学生在地图上寻找东北三省的城市和名胜古迹。游戏结束后,提问学生:“这个游戏让你对东北三省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用时5分钟)
(3)手工制作:东北三省拼图
详细内容: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材中的地图,制作东北三省的拼图。完成后,邀请各小组展示作品,并简要介绍东北三省的地理特征。(用时10分钟)
4.学生小组讨论
(1)如何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与当地人文活动相结合
举例回答:小组一:东北地区的气候寒冷,冬季漫长,这导致当地居民形成了独特的冰雪文化,如滑雪、冰灯等。
(2)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
举例回答:小组二:东北地区历史上是重要的工业基地,但随着时代发展,工业结构老化,导致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3)地形对东北三省城市布局的影响
举例回答:小组三:长春、沈阳等城市位于平原地带,便于交通和工业发展,因此这些城市在历史上得到了迅速发展。
5.总结回顾
详细内容:在课堂的最后,我会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总结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城市布局与工业发展、经济发展差异等方面的知识。我会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如地形对城市布局的影响、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等。最后,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东北三省的文化和历史,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用时5分钟)
总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东北三省的历史沿革:介绍东北三省从古至今的历史变迁,包括古代的肃慎、挹娄、勿吉、靺鞨等民族,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