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第1页
厦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袁行霈教授认为: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文明都处在相对集中的较小范围,一旦遭到外族入侵或自
然灾害,就难以恢复;而中华文明所在范围和回旋余地很大,便于吸纳与整合不同民族的势力和文化,也
不致因地区性的自然灾害而全体毁灭。这一观点旨在()
A.从文化角度论证中华文明的包容性B.从地理角度论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C.从文化角度论证中华文明的先进性D.从地理角度论证中华文明的本土性
2.饕餮是商人信仰图腾,商代青铜器多有饕餮纹;“凤鸟”则是周人信仰的图腾,西周建立后,凤鸟纹样
开始流行。商人重酒,周人禁酒,周公颁布禁酒令《酒浩》限制饮酒,周代青铜酒器大量减少。商周两代
青铜器的变化说明()
A.祭祀成为青铜器的主要功能B.政权更迭影响文化生活
C.商周时青铜文化达到了鼎盛D.经济发展推动制度更新
3.南齐以前,南迁的北民往往对黄籍不屑;南齐以后,政府严查黄籍,防止南迁的北民为他们的祖先窃注
爵位,冒充士族,逃避徭役。造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政府大力推行土断B.南方相对稳定
C.南迁人口逐渐减少D.经济重心难移
4.两宋时期,福建民间护航神灵圣妃(妈祖)信仰经商人的传播逐步成为沿海地区最重要的海上信仰之
一,同时圣妃被列入国家祭典并得到多次加封。该现象反映了,两宋()
A.海洋意识得到了提升B.儒学地位持续下降
C.闽人以海为田的传统D.国家赋税仰仗东南
5.据如图可知,这一时期的商业()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第1页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第2页
A.经营模式得以创新B.违约行为频繁发生
C契约意识不断发展D.管理规范受到重视
.
6.太平军从湖北进军南京的路上,“不信诸神及浮屠氏,遇寺观辄火之,目为妖庙”。占领南京后,实行严
格的出版管制,一切“妖书邪说”均不得买卖藏读,同时大量印刷《天条书》等书籍,要求官民仔细阅读。
太平天国的这一做法旨在()
A.满足民众的反封建需求B.践行新的文化政策
C.强化对民众的思想控制D.破除宗教神学束缚
7.1907年,《盛京时报》记载铁岭——兴源德书铺,“今虽设立学堂,彼仍卖《三字经》《百家姓》(四书合
讲》《五经备旨》《八铭》《七家诗》等书,终日无过局者”。与此相对的西门内新开新华书局,专卖学堂新
书,则“获利什倍”。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缘于()
A.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B.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解放
C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传统文化已经被彻底抛弃
.
8.汉冶萍公司是中国最早的使用机器生产的钢铁联合企业,其前身为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1908年与
萍乡煤矿局合并为商办的汉冶萍铁厂股份有限公司,后渐被日本人控制,抗战胜利后由国民政府接收。由
汉冶萍公司的发展演变可知,近代中国()
A.存在多种经济形式B.工业结构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