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新教材选修3第1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01课走进思维世界教学设计.docx
高中政治新教材选修3第1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01课走进思维世界教学设计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高中政治新教材选修3第1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01课走进思维世界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2年9月15日星期三第2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开启一段奇妙的旅程——走进思维世界。让我们一起揭开科学思维的面纱,探索思维的奥秘,感受智慧的火花。在这堂课里,我们将一起学习如何树立科学思维观念,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思维的世界吧!??????
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政治认同,理解科学思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地位和作用。
2.增强科学精神,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
3.培养法治意识,认识到科学思维在法律和社会秩序中的重要性。
4.发展公共参与能力,学会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未来的社会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科学思维的定义及其在认识世界中的作用。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难点:
1.如何将抽象的科学思维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
2.学生如何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具体的社会现象。
解决办法:
1.通过案例教学,将科学思维的概念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
2.采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科学思维的应用。
3.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动画等,直观展示科学思维的过程。
4.设计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科学思维的结构和逻辑。
5.定期进行思维训练,如逻辑推理、批判性思考等,提高学生的思维技能。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拥有《高中政治新教材选修3》第1单元的相关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科学思维发展史的纪录片片段、科学思维案例集锦等。
3.教学工具:准备思维导图软件或实体图板,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思维框架。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安排实验操作台,以便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科学思维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是如何思考问题的?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思维方式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认识和决策的?”
展示一些关于日常生活决策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思维决策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科学思维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科学思维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科学思维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科学思维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科学思维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科学思维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思维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科学思维案例进行分析,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科学思维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科学思维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如何通过科学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科学思维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科学思维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科学思维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科学思维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科学思维。
7.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
目标:巩固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科学思维在日常生活应用的小短文或报告。
提醒学生注意结合实际案例,展示科学思维的应用效果。
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拓展阅读材料
-《科学思维导论》:这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科学思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适合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思维的深层内容。
-《逻辑思维训练手册》: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思维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