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pdf

发布:2025-04-13约9.1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第1页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摘要:在职业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计算机专业作为中职学校的基础骨干专业,其改革

的必然性是显而易见的。是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重新的认识,

改革就成了我们职业教育人当前的使命,就要求我们重新用新职业教育理念来指导专业教学

改革,让职业教育出人才出成绩,让职业教育受到尊重。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新的职业教育理念中要求我们以市场为导向,重视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培养;要求

以需求为向导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机统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求以能

力为基础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中去;使用要

求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贯穿动中学的灵活的教学方法,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学

途径。

计算机专业作为中职学校的基础骨干专业,其教学改革也是必然和必须的。为此结合我们在

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和探索,总结了几点改革的思路:

一、以需求为导向把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机统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进

行课程体系设置新标准

以需求为导向是教学设计的依据,它提供了满足行业需求的教学和培训。我们的学生从初中

进入中职后,学习的目标改变了,如果说学生在中小学时是以升学作为他们的目标,那么,

进入中职后他们的目标已经转向了就业。中职学生虽然没有高考的压力,但面临就业的挑战。

如果学的知识技术与就业社会需求相差甚远,学生将失去学习信心,更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

现在的学生可以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了解本专业相应的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及其

变化,因而他们可能十分关注自己专业的课程设置。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动机与需求是紧密联系的。如果说需求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源泉,

那么,动机就是推动这种活动的最直接的力量。我们要进行计算机课程设置改革就应从社会

调查→岗位群→专业模块→课程设置等几步进行,即根据中职生就业的岗位群设置相应的专

业模块,并经过这几年运行,不断修改调整,逐步使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与社会的要求相

适应。

(1)根据职业标准指导的能力本位原则按职业岗位的要求,调整课程结构,精讲文化基础

和专业基础课,加大职业能力训练的比例。职业标准反映了目前情况下该职业对从业人员工

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课程改革中我们的课程首先要体现“职业性”,即把提高学生的职

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围绕职业标准考虑满足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反应的需求,培养企业

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比如可以将学生比较难以接受的专业基础课如《数据结构》、《操

作系统原理》适当压缩,仅仅将其引入门而不做深入的研究,也可将其作为限选课(也要考

虑照顾部分升学的学生)。同时重点开设一些学生易于接受、实践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如

3DMAX、网页制作,这些课程则对他们提高要求,做到精通,并能够举一反三,自学与之

类似的其他课程。同时我们仍应根据学生就业的实际把《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常用计

算机办公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数码设备的基本使用》等增加到学生的知识技能中去。

(2)根据职业能力系统化原则建立中职学校课程与国家职业标准之间的联系,将职业资格

证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把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

中,并可将不同类别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折算成相应学分,纳入教学计划。这样可以从职教

课程中清晰地看到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同时兼顾学生的其它素质培养,并使学校教育的课

程在打破学科系统化课程与模块组合的经验课程后,形成新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

(3)根据行业技术标准指导下的先进性原则及计算机专业发展迅猛的特点,要关注信息技

术的最新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计算机机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