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瓶定容操作试题.docx
容量瓶定容操作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30分)。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操作是()。
A.洗涤B.检查是否漏水C.干燥D.预热。
2.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B.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3.某同学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加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他把水倒出一些,重新加水至刻度线。这样做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无法确定。
4.容量瓶上标有的是()。
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质量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
A.①③⑤B.③⑤⑥C.①⑤⑥D.②③⑤.
5.配制500mL0.1mol/L的NaOH溶液,需要称取NaOH的质量为()。
A.2.0gB.20gC.0.2gD.1.0g.
6.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100mL1mol/L的稀硫酸,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
A.5.4mLB.10.8mLC.18.4mLD.20.0mL.
二、多选题(每题8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容量瓶定容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定容时,应将蒸馏水直接倒入容量瓶至刻度线。
B.定容时,当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
C.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应再加水至刻度线。
D.定容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及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A.将称量好的固体药品直接倒入容量瓶中溶解。
B.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洗涤液要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C.转移溶液时,要用玻璃棒引流。
D.容量瓶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3.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溶解后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B.称量时砝码生锈。
C.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部分。
D.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A.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或稀释浓溶液。
B.容量瓶可以长期存放溶液。
C.用后应及时洗净、晾干。
D.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5.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下列仪器中一定需要用到的有()。
A.托盘天平B.量筒C.胶头滴管D.玻璃棒。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容量瓶定容的具体操作步骤。
2.某同学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他认为溶液浓度偏低,于是又加水至刻度线。请分析他的做法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并说明原因。
答案与解析。
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容量瓶使用前必须先检查是否漏水,这是确保配制溶液准确性的重要步骤,所以第一步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答案选B。
2.答案:D。
解析: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溶质损失,浓度偏低;容量瓶未干燥对溶液浓度无影响;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答案选D。
3.答案:B。
解析:加水超过刻度线后倒出一些再重新加水至刻度线,溶质损失,溶液体积不变,根据c=(n)/(V)浓度偏低,答案选B。
4.答案:A。
解析: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容量和刻度线,不标浓度、质量,也不分酸式或碱式,答案选A。
5.答案:A。
解析:n(NaOH)=cV=0.5L×0.1mol/L=0.05molm(NaOH)=nM=0.05mol×40g/mol=2.0g答案选A。
6.答案:A。
解析: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1000ρω)/(M)=(1000×1.84×98%)/(98)=18.4mol/L根据c_浓V_浓=c_稀V_稀18.4mol/L×V=1mol/L×0.1L解得V=5.4mL答案选A。
多选题。
1.答案:BD。
解析:定容时,先将蒸馏水倒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A错误,B正确;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是因为部分溶液附着在容量瓶内壁和瓶塞处,不能再加水,否则浓度偏低,C错误;定容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及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正确。
2.答案:BCD。
解析:固体药品应在烧杯中溶解,不能直接倒入容量瓶中,A错误;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洗涤液要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