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质量检测语文(原卷版).docx
高2025届高三第六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新社记者:古典学包含哪些研究领域和范畴?与其他学科如历史学、文学或哲学有何交集与区别?
吴飞:作为一门学科,古典学对于中国大众而言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目前在中国主要高校,古典
学也只是刚开始,且存有一些争议。西方古典学的概念界定比较明确,古希腊、古罗马研究就是古典学,
这是大家比较公认的。但近年来,西方古典学界也普遍提出“多元文明”的古典学概念,探讨古代中国、
古代阿拉伯等文明中的古代经典研究是否可以纳入古典学范畴。
对于中国,至少有两个领域是比较明确属于古典学的。一是对古希腊、古罗马的研究,属西方古典学
范畴;二是先秦的经、子文献,属中国古典学范畴。在西方,虽然狭义的古典学范围是古希腊、古罗马,
但因其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以现代思想对其文明进行重新解读和诠释,也应算古典学研究范
畴。在中国,汉代之后对先秦经、子传统的重新理解和诠释,也可纳入古典学研究之内。
至于历史是否应纳入古典学范畴,若从“经史子集”分类来看,“史”当属其中。史官传统,是夏商周
三代文明的重要来源。我们研究回顾中国历史,主要依靠汉代司马迁《史记》及之后的史官、文人编写的
正史。其文本本身的形成,虽已是在汉代及之后,但处理的内容很多是先秦时期的,因此从某种角度也属
于古典学。六经皆史,先秦的很多经学文献也有“史”的意义,可以从“史”的角度来研究。
当下,西方古典学受到人类学等研究方法的深刻影响,如从人类学角度研究希腊神话,是当前西方古
典学的重要方向。传统的文学、历史、哲学、考古等研究方式,在古典学未来的发展中仍然十分重要,而
第1页/共9页
通过其他学科的介入,可以打开多元视野。
中新社记者:面向未来,您认为古典学的研究和教育应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在推动古典学的
发展和创新上,如何提高公众的兴趣和参与度?
吴飞:目前中国的古典学研究刚刚起步,坦率而言,无论中、西古典学,都存在一些门槛,因此解决
这个问题并不容易。
学习西方古典学的前提是懂希腊语和拉丁语,而在中国,也需要能读懂大量古籍和古代文献。中国古
文和现代文之间毕竟是同一门语言,不存在过大差异,因而中国人读古典文献难度较小,但也要避免低门
槛化或泛化的趋势。
尽管古典学的发展要适应大众,但这并不意味着要自身矮化和庸俗化,而应让大众意识到古典学中有
较为“高深”的内容,产生仰慕之情,并能够逐渐学习和理解古典精神,如《黑神话:悟空》等游戏可以
作为一种推广的方式。古典学的发展,推广是非常必要的。
(摘自中新社“东西问”人物访谈栏目《研究古典学,不是为了复古》)
材料二:
古典学是在现代历史处境中对古代传统经典的整理、校勘、翻译、义理阐释与思想研究。古典学研究
的目标不仅在识读古代文本,还应当思古人之所思,理解他们的精神创造和价值观。只有把他们的思想成
果当作活的经典,把古人当作可以对话的朋友,我们现代人才能够从古典学研究中获得最大的教益。
古典学通过研究古代经典而对当今时代面临的挑战作出回应。现代世界是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新阶段。
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革新,人类文明的确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当代世界所面临的技术宰制、气候危机、
地缘政治矛盾等问题则蕴含着文明冲突与失序的危险。如何激活古代文明中的智慧力量,以应对现代世界
的文明处境及思想挑战,构成了古典学的当代价值,也是全世界古典学研究者所面对的核心课题。为此,
我们应当尊重古人的智慧,扬弃片面的“进步主义”,打破“新的就是好的,旧的就是落后的”这一观念,
以古典意识来弥补现代立场的缺陷。
古典学虽然在18世纪末才在西方的大学中成为一个正式的学科,但从文艺复兴开始,对古希腊罗马文
明的重新发现就在为西方文明注入新的活力。对古代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科学的大规模深入研究,
为现代西方文明的思想先驱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他们获得了思考的动力。可以说,数百年古典学术的积
累,是现代西方文明的命脉所系;现代西方文明的每一次自我修正,都离不开对其古典文明的深入发掘。
中国古典学的发展是中华文明传承与创新的必然要求。中国的传统经典源于先秦,其后经历了汉代的
整理与考证,宋代的思辨与诠释,清代的考据与梳理,从而确立了中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