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原卷版).pdf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教育集团高2025届高三第六次质量检测
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
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个题都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蓝细菌中,不会发生的生命活动是()
A.ATP的合成与水解B.肽键的形成与断裂
C.基因的转录与翻译D.染色质与染色体的相互转换
2.将肝脏组织匀浆用差速离心等方法获得不同的细胞结构和组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某细胞结构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则其形成与核仁有关
B.某具膜细胞结构中检测到多种水解酶,其应是细胞的“消化车间”
C.对分离到的无膜细胞器进行检测,发现其化学成分只有蛋白质
D.若离心沉淀物中含细胞核,则其中具有可被醋酸洋红溶液染色的物质
3.图1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细胞图像。图2表示一种渗透作用装置。图3是另一种渗透装置,
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这两个装置所用的半透膜都不能让蔗糖分子通过,但可让葡萄糖分子和水
分子通过,错误的是()
A.图2中,若A为0.3g/mL葡萄糖溶液,B为清水,则平衡后A侧液面与B侧液面一样高
B.图3中,若A为清水a为蔗糖溶液,每次平衡后都将产生的水柱h移走,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h将会
越来越小
C.图3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则开始时浓度大小关系为MaMA,达到平衡后MaMA
第1页/共12页
D.若图1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则此时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
浓度
4.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可延缓细胞衰老。Sirt1激活程度与NAD+/NADH的比值呈正相关。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DH转化NAD+过程通常伴随O2产生
B.NADH转化成NAD+过程通常伴随磷酸产生
C.科学运动增加NADH相对含量,可以延缓衰老
D.适度寒冷增加NAD+相对含量,可以延缓衰老
5.某研究团队测定了水分胁迫(不足或过多)下黄芩叶片的生理指标,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生理指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
处理(mg·g-1)(mg·g-1)(mg·g-1)
水分供给适量2.031.01.65
水分供给过多2.82501.50
水分供给不足9.257.81.50
(注:在胁迫状态下,细胞积累的活性氧会破坏膜的脂质分子,形成丙二醛)
A.水分过多时,细胞膜完整性受损,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减弱
B.水分不足时,细胞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导致水分流失增加
C.黄芩叶片中的叶绿素可吸收光能,其合成受到水分供给影响
D.水分供给不足对黄芩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大于水分供给过多
6.研究发现细胞内线粒体可分化为2种类型,一种线粒体内有完整的嵴和ATP合成酶,通过氧化分解产生
能量;另一种线粒体缺乏嵴和ATP合成酶,通过还原途径生产细胞所需的原料,相关代谢部分过程如图所
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第2页/共12页
A.线粒体的两种类型满足了细胞对物质和能量代谢的需要
B.线粒体中产生ATP的主要部位是内膜和嵴
C.线粒体内部分蛋白质由线粒体中的核糖体合成
D.脯氨酸还原合成途径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7.下图是甲与其他四种生物β-珠蛋白前40个氨基酸的序列比对结果,字母代表氨基酸,“.”表示该位点上
的氨基酸与甲的相同,相同位点氨基酸的差异是进化过程中β-珠蛋白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A.不同生物β-珠蛋白的基因序列差异可能比氨基酸序列差异更大
B.位点上未发生改变的氨基酸对维持β-珠蛋白功能稳定可能更重要
C.分子生物学证据与化石等证据结合能更准确判断物种间进化关系
D.五种生物相互比较,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