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发布:2025-04-13约5.42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年

2025年

2025年上学期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卷

一、单选题(共48分)

1.我国科研人员利用激光操控方法,从原子束流中直接俘获原子,实现了对同位素的灵敏检测。的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长达10万年,是的17倍,可应用于地球科学与考古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原子核内有21个中子

B.的半衰期长,说明难以失去电子

C.衰变一半所需的时间小于衰变一半所需的时间

D.从原子束流中直接俘获原子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2.有机物适合做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干电池,具有体积小,比能量高的特点

B.X和Y的分子组成相差一个“”,X和Y互为同系物

C.反应和的原子利用率均为100%

D.Y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

3.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木炭和浓硝酸共热,产生红棕色气体

和反应的还原产物为

B

在酸性溶液中滴加间甲基苯甲醛,振荡,溶液褪色

醛基具有还原性

C

常温下,测定溶液、溶液,前者小于后者

电离常数:

D

在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溶液,振荡,下层变浅色

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

A.A B.B C.C D.D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硝酸钡溶液中通入少量:

B.用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吸收氯气:

C.氯乙酸乙酯在足量NaOH溶液中加热:

D.铝片投入过量的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

5.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错误的是

A.乙烯的球棍模型:

B.基态Al原子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

C.在[Ni(NH3)6]SO4中,阴离子的VSEPR模型名称:正四面体形

D.HClO的结构式为H-O-Cl

6.碳材料家族又添2位新成员,通过对两种分子实施“麻醉”和“手术”,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合成了由10个或14个碳原子组成的芳香性环形纯碳分子材料(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中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B.环形和环形互为同素异形体

C.为极性分子

D.转化为环形的过程中,发生了还原反应

7.工业上可用盐酸、饱和食盐水和二氧化锰浸取方铅矿(主要成分为,含有等杂质)。

已知:ⅰ、常温下,难溶于水;可以与形成

ⅱ、可溶于一定浓度的盐酸。

ⅲ、浸取过程中还存在如下图的反应。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浸取方铅矿时,饱和食盐水的作用主要是提高含物质的溶解性

B.反应Ⅰ中,每消耗,生成

C.反应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反应Ⅱ速率逐渐变慢,其原因可能是生成的覆盖在固体表面

8.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取,温度控制在左右,持续通入,电解前后物质的量基本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过程中的移动方向是:甲室乙室

B.乙室电极反应

C.甲室产生的气体只有

D.电子的流动方向:铂电极阴离子交换膜多晶铜电极

9.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部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向启普发生器中添加液体时,可以取下I处胶塞加入

B.所用试剂有稀硫酸、浓硫酸、CaCO3、饱和食盐水、NH4Cl、Ca(OH)2、蒸馏水

C.开始实验时,应先打开活塞II,再打开活塞III

D.反应结束后,试剂换为冰水,可以促进晶体的析出

10.某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结构如图。结构1是钴硫化物晶胞的一部分,可代表其组成和结构;晶胞2是充电后的晶胞结构;所有晶胞均为立方晶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结构1钴硫化物的化学式为 B.晶胞2中S与S的最短距离为

C.晶胞2中距最近的S有4个 D.晶胞2和晶胞3表示同一晶体

11.下列为达到实验目的所用实验操作或原理解释存在错误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原理解释

A

探究有氧化性

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盛满的集气瓶中

被还原成碳单质

B

探究硫的酒精溶液属于胶体

用激光笔照射硫的酒精溶液

硫的酒精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之间

C

除去酸性溶液中的

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固体,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溶解度:

D

探究温度对水解程度的影响

用计测溶液的随温度变化

随温度升高,溶液中水解程度增大

A.A B.B C.C D.D

12.近期,某课题组报道了一种通过手性路易斯碱催化不对称亲电硫代反应合成平面手性含硫大环化合物的方法。该反应的催化剂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分子所有的碳原子都采用杂化

B.该有机分子中氮原子可提供孤电子对与质子形成配位键

C.共价键键能大小决定该物质熔点高低

D.该化合物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磷元素

13.苯和可经两步发生反应①或反应②,其主要反应历程和能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历程图,苯更易发生取代反应,最主要的原因是反应②的速率更快

B.反应过程中碳原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