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docx

发布:2025-04-13约3.0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融入人才培养机制。高校全面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应做好不同课程学生的教育工作,深化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师要相互合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要构建一种全面、完整的建设模式,将各种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联系起来,形成协同作用,促进教育发展。“立德树人”是一种全面的教育观,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中图分类号:F233;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4-194-02

一、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张大良(2021)认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不仅要突出思政课程的学术地位,同时也需要突出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高帅(2021)提出高校提高思想意识,参与学习,开展合作交流,提供导向和规范。该系统为不同学科的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增强了他们的课程教育意识,利用了课程本身独特的教学内容,优化了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系统推进了开创思政课与专业课程融合的立德树人新局面。郑敬斌、李鑫(2022)认为课程思政教学较以往的传统专业教学具有一定的隐性教育特点,同时因为人的思想具有复杂性。因此,单一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是有限的,必须采取综合的方法,遵循显性与隐性相结合、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从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合力。并且在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合下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精准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张乐乐(2022)列举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广泛应用在企业财务管理领域,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中推行课程思政改革未能跟上形势,因此解决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环节薄弱是关键问题,需要结合财务管理相关知识点在财务分析工具、管理会计等课程中的应用,将身心健康教育与意志塑造相结合,共同规划人生目标职业教育等。史琪(2022)从课程群角度,提出专业思政教育联动改革,将《财务管理基础》《中级财务会计》等会计核心课程联动,主线确定为:服务社会、创造价值、经世济民、管控财富。改革方向定为:专业教师+企业导师+辅导员”多元评价、过程性和终结性多维度评价、思政元素融入的课程联动考核改革三位一体的方式。

国内学者从多个视角进行理论探究,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推进了课程思政育人的有效实施。但笔者仍发现研究中存在着课程思政特色化体系建设研究不够、学情分析有欠缺等问题。课程思政作为一个较新的课题,还需要进一步拓宽研究范围、丰富研究内容、扩展实践途径。

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专业思政”是基于人才培养的特点和专业技能素质要求,科学构建以该专业为基础的核心价值体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

(一)专业建设机制方面

“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机制的研究还需要不断深化。它的构成要素是什么,重要要素之間的逻辑联系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应该建设什么,如何建设,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必须重视和解决。目前,专业课全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深度仍有待提高。

(二)师资建设方面

教师是财务管理专业思政建设的实施主体,但是因为大多数专业课教师为科班出身,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对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理解有限。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专业教师队伍按照高校思想政治建设要求转变心态,坚持育人、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注重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

(三)人才培养方面

为谁培养人才,培养何种人才,如何培养人才,是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建设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需要将思想政治要素全面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细节中,努力提升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进一步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从财务管理课程向专业思政的延伸,实质上涉及从思想政治课程的“点”向专业课程的“线”的过渡,以及通过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全面实现人才提升的过程。当前,对思想政治要素的挖掘与整合缺乏针对性,各专业的专业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是独立的,没有相应的专业思想政治建设主线来实现一体化建设。

三、教师与课程的联动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执行者。专业教师应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宗旨。财务管理专业在实施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激发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内在活力和主动性,由内而外充分发挥教师主体与主导作用,促进教师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的提升。依据学科课程及任课教师特点,二级学院应循序渐进分批次在财务管理专业学科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系列化培育,逐步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专业知识体系与德育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专业教师应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