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优质】2025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3.5 绿色植物在生物中的碳-氧平衡章节检测及答案.doc

发布:2025-04-14约3.9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PAGE页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2025湖北十堰)2025年十堰当选魅力中国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十堰特色,夏季走进青山绿水的怀抱,我们感到淸新凉爽,这主要与植物的什么生理作用相关()

A.光合作用、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蒸腾作用D.植物的碳-氧平衡

2.(2025湖北黄冈)下图表示白天发生在叶片内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甲、乙表示生理过程,①表示某种气体。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表示二氧化碳,甲表示光合作用

B.乙过程分解的有机物是甲过程制造的

C.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甲过程

D.植株叶片相互遮挡,会影响植物的甲过程

3.(2025山东聊城)莘县香瓜闻名全国,为提高产量,果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面列举的措施中,与光合作用无关的是

A.合理密植B.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C.增长光照时间D.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

4.(2025广东)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依据是光合作用:

①消耗二氧化碳②产生氧气③消耗水④产生有机物

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5.(2025广东深圳)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有机物制造者,是因为能进行()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騰作用D.吸收作用

6.(2025江苏扬州)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应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A.移栽树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土坨

B.播种玉米时,应做到合理密植

C.早春播种后,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

D.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树叶

7.(2025福建)为研究温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小组设置6个不同温度,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实验。先持续光照12小时后,测得光照下密闭环境中二氧化碳(C02)的减少量;然后黑喑处理12小时后,测得黑暗时密闭环境中C02的增加量,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对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设置

5℃

10℃

15℃

20℃

25℃

30℃

光照12小时C02的减少量(mg)

12

21

30

39

45

42

黑暗12小时C02的增加量(mg)

6

9

12

18

27

36

A.光照12小时后,25℃组植物光合作用共消耗45mgC02

B.光照12小时后,30℃组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C.24小时后,10℃组密闭环境中C02减少30mg

D.24小时后,20℃组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

8.(2025?扬州)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白炽灯先后放在离试管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假设试管内的水温恒定)。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

距离/cm

每分钟观察到的气泡数目/个

10

60

20

25

30

X

40

5

(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数越多,说明植物的作用越强,也说明这种作用与光照本身的有一定的关系。

(2)气泡的成分是,表中数据X的值应介于之间。

(3)如果将试管放在黑暗中,则植物仍然能进行作用。

(4)某同学想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请帮他设计实验思路:。

9.(2025?张家界)生物小组用黑藻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以二氧化碳作为原料。BT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可反映出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原理如图1所示。

依据这一原理,同学们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2所示。

(1)黑藻能够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该过程在细胞的内进行。

(2)向BTB水溶液(蓝绿色)中吹入气体,BTB水溶液变为黄色,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3)比较甲、乙组实验结果,说明黑藻的光合作用利用了水中的。

(4)有同学质疑,光照是否会引起BTB水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为继续探究这个问题,请完善实验方案:①向BTB水溶液中吹入气体至溶液颜色变为黄色,②取一支试管丙,加入与甲、乙试管等量的BTB水溶液(黄色),,置于光照条件下静置一段时间,③观察溶液颜色变化。④若BTB水溶液颜色呈现,则证明光照不引起BTB水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答案

1.【答案】B

【解析】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的湿度,使空气变得湿润;同时,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使大气变得清新,其次,树叶上面的绒毛、分泌的粘液和油脂等,对尘粒有很强的吸附和过滤作用。因此夏季走进青山绿水的怀抱,我们感到淸新凉爽。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