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六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4 The natural world Unit 12 The Earth教学设计 牛津沪教版(三起).docx
2023六年级英语上册Module4ThenaturalworldUnit12TheEarth教学设计牛津沪教版(三起)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教材:牛津沪教版六年级英语上册Module4ThenaturalworldUnit12TheEarth
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地球的介绍展开,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位置以及地球上的不同气候类型。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提高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世界的探索兴趣和责任感,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学习地球知识,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批判性思维,学会从全球视角理解地球环境问题,培养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促进语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核心内容:地球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位置和气候类型。
-举例解释: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了解地球的大小和位置,并能识别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
2.教学难点
-难点内容:理解不同气候类型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举例解释:学生可能难以将抽象的气候类型与具体的生态环境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如干旱地区与热带雨林的区别,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联系,并引导他们思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此外,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气候的影响也是难点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动画或模型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复杂的自然现象。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地球仪、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音响设备
-课程平台:牛津英语教学平台、网络资源库
-信息化资源:地球气候变化的图片、视频资料、在线互动地图
-教学手段:实物展示、多媒体课件、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教师展示一张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
2.提出问题: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样的吗?它有哪些特点?”
3.学生回答: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地球的了解,教师进行简要点评。
讲授新课(20分钟)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5分钟)
-教师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
-通过动画演示地球的旋转,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讲解地球的直径和周长,使用实际数据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大小。
2.地球的位置(5分钟)
-教师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找出我国的位置。
-讲解地球上的经纬线,解释如何用经纬度来确定地球上的位置。
3.地球的气候类型(10分钟)
-教师展示不同气候类型的图片,如热带雨林、沙漠、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讲解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使用实例说明。
-引导学生思考气候类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巩固练习(10分钟)
1.地球知识问答(5分钟)
-教师提出关于地球形状、大小、位置和气候类型的问题,学生回答。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及时给予肯定和纠正。
2.小组讨论(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你认为气候变化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地球环境?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提问,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什么区别?
-气候类型是如何影响人类生活的?
-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地球?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地球仪,讲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地球仪上的哪个地区最美丽?”
3.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环境保护。
教学双边互动(5分钟)
1.教师展示一张地球气候变化前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变化的原因。
2.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3.教师提问:“我们能为地球环境保护做些什么?”
4.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流程环节(45分钟)
1.导入环节:5分钟
2.讲授新课:20分钟
3.巩固练习:10分钟
4.课堂提问:5分钟
5.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6.教学双边互动:5分钟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地球历史:介绍地球的演化历史,包括板块构造理论、恐龙灭绝等重大事件。
-地球环境:探讨地球的自然环境,如大气层、水循环、生物多样性等。
-地球资源:介绍地球上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以及人类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地球科技:展示与地球相关的科技成就,如卫星遥感技术、地质勘探技术等。
2.拓展建议:
-地球历史:鼓励学生查阅相关书籍或资料,了解地球的地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