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01讲 意象、画面与意境(讲义)(原卷版).docx

发布:2025-04-12约5.65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1

PAGE1

专题二古代诗文阅读

第01讲意象、画面与意境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课标要求

?考查形式

?命题趋势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考点一诗歌的意象

考点二画面描绘

考点三诗歌的意境

04题型精研·考向洞悉

题型一诗歌鉴赏选择题

题型二诗句赏析

?考向01意象识别与情感分析题

?考向02画面描绘题

?考向03意境概括题

一、课标要求

三个方面

七个内容

具体要求

欣赏品位与审美情趣

培养欣赏能力

注重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对诗词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体会情感价值

引导学生体会古代诗词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理解与分析

理解词句含义

理解古代诗词中词句的基本含义,读懂诗歌的大致内容。

把握作品思想内涵

深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主题。

分析艺术手法

了解诗歌常见的文学体裁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化传承与素养提升

体会民族精神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诗词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

提升综合素养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考查形式

类别

题型举例

意象识别与情感分析题

这首诗写出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意象作用分析题

诗中某意象有什么作用?

画面描绘题

xx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画面?请发挥想象,描绘xx句所展现的画面

意境概括题

概括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三、命题趋势

1.考查形式方面

主观题比重增加:中考语文诗歌赏析中,主观题的比重逐渐增加,意象、画面与意境的考查也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综合考查增多:将意象、画面与意境的考查与其他知识点,如诗歌的表现手法、主题思想、诗人的情感等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查。

2.考查内容方面

课外诗歌比重上升:除了对课内经典诗歌的考查外,课外诗歌在中考中的比重有所上升,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熟悉课内诗歌的意象、画面与意境,还要具备迁移运用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课外诗歌进行准确的赏析,理解其中的意象内涵、描绘画面和把握意境特点.

关注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命题会更加注重引导考生关注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对诗歌意象、画面与意境的赏析,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内涵。

考点一诗歌的意象

1.定义

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简单来说,就是诗人用来表达情感的具体事物。例如,“月亮”这一意象在很多诗歌中常常代表思念之情。

2.意象作用

①营造意境。意象的作用之一是造境,众多意象组合在一起,渲染了某种氛围,奠定了感情基调。思考的着力点在于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②表情达意。一些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出“诗人的羁旅之苦”,“空城落花”传达出“作者对国势衰危的哀叹”和“一腔的爱国情”。意象在传达情感方面的作用由具体诗歌而定。

?③衬托人物。一是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和背景,二是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

3.常见意象

送别类:杨柳、长亭、南浦、美酒。

思乡类: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

愁苦类: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斜阳

爱情类:红豆、莲、连理枝、比翼鸟。

战争类: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

闲适类:五柳、东篱、三径、菊花。

(2024·陕西西安·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乙】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甲】【乙】两首诗中都含有“日”的意象,其意蕴有什么不同?

2.毕业在即,老师想送给同学们一句寄语以激励大家。请你从以上两首诗中选择最恰当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考点二画面描绘

一、考点要求

画面描绘,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意境的前提是意象,没有意象就没有意境。体味意境,主要靠分析诗歌的意象来完成。

二、提问方式

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三、答题思路

1.找全描写的事物(主要找名词)。

2.找出事物的修饰语(形容词、动词为主,修饰语要找准)。

3.连词成句描述景物(加修饰语和其他句子成分)。

4.展开联想想象丰富句子连缀成画面(尽量加上人物活动,用生动富有艺术感的语言写)。

注意:描述画面不是指翻译,不一定要按照诗句的顺序,同时可以对时间地点人物等进行合理推测想象,运用修辞或修饰性的句子描述画面,力求语言优美,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诗歌要营造的意境,符合题目字数要求。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