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合成工艺-自由基悬浮聚合生产工艺.pptx
第四章;§4.1液-液分散、聚并和液滴形成;将溶有引发剂的油状单体倒入水中,油状单体将浮于水面上,形成两层。进行搅拌时,在剪
切力的作用下,单体液层先被拉成细条形,然后分散成液滴。大液滴受力,还会变形,分散成小液滴,如前图中的①、②。由于单体和水间存在一定的界面张力,使液滴力图保持球形。;过小的液滴还会聚集成较大的液滴。搅拌剪切力和界面张力对形成液滴的作用方向相反,在一定搅拌强度和界面张力下,大小不等的液滴通过一系列的分散——合一过程,构成一定的动态平衡,最后达到一定的平均液滴直径。
由于反应器内各部分受到搅拌强度不同,所以液滴直径大小仍有一定的分布。;搅拌停止后,液滴将聚集黏合变大,最后仍与水分层,如前图中③、④、⑤过程。单体靠搅拌形成的液滴是不稳定的。;§4.2悬浮聚合成粒过程;为防止液滴之间发生黏合而结块,渡过聚合危险期,体系内必须加入分散剂,将液滴保护起来(如前图下半部
分所示),使聚合后的液滴(溶解或溶胀有聚合物的球珠)得以稳定。;分散剂作用;分类;无机粉状分散剂的稳定作用:;☆当固体粉末被分散并悬浮于水相中时,能以机械的
隔离作用阻止单体液滴相互碰撞和聚集;
☆当固体粉末被水润湿并均匀分散悬浮于水相中时,
它们就像组成了一个间隙尺寸一定的“筛网”;
☆当单体液滴的尺寸小于这个“筛网”的尺寸时,液
滴可以在粉末之间作曲折的运动,小液滴碰撞后合
并成尺寸较大的液滴,但大于“筛网”尺寸的液滴
则不能穿过.故能防止发生聚集的现象。;水溶性高分子分散剂的稳定作用:;它在液滴表面结合的示意图,见下图。;被吸附和聚集在单体液
滴表面并形成液膜保护层;;实际上,悬浮聚合聚合物粒子的形成过程,根据
聚合物在单体中溶解情况,可以分为均相粒子的形成
过程和非均相粒子的形成过程:
☆若形成的聚合物能溶解于自己的单体中,反应始
终为一相,则属于均相反应;其最终产物为透明、
圆滑、坚硬的小圆珠,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
酯???悬浮聚合反应,因此这种悬浮聚合也称“珠状
聚合”。;☆若形成的产物不溶于自己的单体中,在每个小液
漓内,一生成聚合物就发生沉淀,而形成液相单
体和固相聚合物两相,则属于非均相聚合反应;
最终产物为不透明,外形不规整的粉状小粒子,
如氯乙烯悬浮聚合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也称这
种聚合为“粉状聚合”。;均相粒子的形成过程;均相粒子的形成过程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非均相聚合:聚氯乙烯;以PVC为例分五个阶段:;若分散剂表面张力小,则保护膜收缩力小而形成疏松的颗粒结构,反之为紧密的颗粒结构。
当转化率达到50%左右时,反应因产生“凝胶效应”而自动加速;
转化率达60%~70%时,反应速率达最大值,液滴内的单体消失,反应器内的压力突然下降。;第五阶段:转化率>85%;
气相单体在压力下重新凝结,并扩散入聚合物固体粒子的微孔中继续反应,使聚合物粒子变得更
结实,但这一过程很慢。;肉眼观察;微
观
成
粒
过
程;宏观成粒过程;1.搅拌较弱、单体液滴保护良好且表面张力中等时,单体液滴一旦形成,稳定性较好,液滴难以聚并。在整个聚合过程中,多以独立液滴存在并进行聚合,最终形成小而致密的球形单细胞颗粒,即所谓紧密型树脂。
2.搅拌强度及单体液滴的保护能力中等,而表面张力低时,在聚合过程中,单体液滴有适度的聚并,由亚颗粒聚并成多细胞颗粒.最终形成粒度中等、孔隙度高的疏松型树脂。
3.如分散剂保护能力过低,在低转化率时,单体液滴就
聚结在形成大块,将会造成聚合失控,这在生产中必须
避免。;特点;◆由单体转化为聚合物的过程是体积缩小的过程
如25℃下,几种单体100%转化时的体积收缩率为:
苯乙烯14.14%;
甲基丙烯酸甲酯23.06%;
醋酸乙烯酯26.82%;
氯乙烯35.80%。
反应液滴尺寸的收缩率为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