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诊断学心电图.ppt

发布:2025-04-15约1.42万字共1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心肌缺血可导致复极顺序发生改变,在心电图中主要表现为ST-T改变;(一)T波的变化1、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复极有外向内且缓慢,故产生于主波一致的高大T波。2、心外膜下心肌缺血:复极有内向外,T波倒置。异常心电图二、心肌缺血与ST-T改变第94页,共1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ST段的变化(意义更大)1、下移(≥0.05mv):可有三种1)水平型下移(夹角等于90度)2)下斜型下移(夹角大于90度)3)上斜型下移(夹角小于90度)前两种对诊断心肌缺血具有意义,后一种见于心率较快时,不属于器质性病变。2、抬高1)弓背向上型(见于心梗及变异性心绞痛)2)弓背向下型(见于心包炎)异常心电图二、心肌缺血与ST-T改变第95页,共1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是心脏因某支冠状动脉堵塞,使其由此支冠状动脉供血部分的心肌发生缺血、损伤以至坏死的改变。故又称为【心肌梗死】。异常心电图三、心肌梗塞第96页,共1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种基本心电图变化急性心肌梗死当某支冠状动脉供血突然中断时,心肌相继发生【缺血】、【损伤】、【坏死】、引起相应的三种心电图改变。心电图心肌梗死的改变,可助确诊。异常心电图三、心肌梗塞第97页,共1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坏死型改变:坏死的心肌丧失了除极和复极的能力,【不再产生心电向量】而其他健康心肌的除极仍在进行,其综合心电向量【背离心肌坏死区】因此在相应导联上的QRS波群出现【异常Q波】(Q波宽度0.04s、深度同导联R波的1/4)或变为【QS波】。异常心电图三、心肌梗塞第98页,共1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异常心电图三、心肌梗塞第99页,共1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损伤型改变:在坏死区周围的心肌呈【损伤型改变】表现为【ST段弓背向上抬高】,甚至形成【单向曲线】。异常心电图三、心肌梗塞第100页,共1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缺血性改变:在损伤区周围的心肌呈【缺血型改变】,表现为【T波倒置】。缺血型T波有三个特点(一)升肢与降肢对称;(二)顶端变为尖耸的箭头状;(上述又称之为:【冠状T波】)(三)T波由直立变为倒置。异常心电图三、心肌梗塞第101页,共1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异常心电图三、心肌梗塞第102页,共1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异常心电图三、心肌梗塞第103页,共1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在体表心电图上,可同时记录到上述三种类型的【混合型图形】也就是……【异常Q波】【弓背S-T段抬高】【T波倒置】三者并存……即急性心肌梗死的基本图形。异常心电图三、心肌梗塞第104页,共1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异常心电图三、心肌梗塞第105页,共1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异常心电图三、心肌梗塞第106页,共1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演变及分期:心肌梗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具有动态的演变规律,其心电图改变可以分为四期:1、超急性期(又称早期、梗死前期)在冠状动脉闭塞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发生心肌缺血和损伤的心电图改变。表现为高耸直立的T波,伴随出现损伤性上抬的ST段。表现为【巨大高耸的T波或ST段抬高】此时,【坏死Q波不出现】。异常心电图三、心肌梗塞第107页,共1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急性期(急性发展期):历时数小时至数天甚至数周心电图表现为:ST段自J点,弓背向上抬高,或与直立高耸的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抛物线、或称为墓碑样改变)。出现坏死型异常Q波、或直接形成QS波T波或直立高耸与抬高的ST段融合或T波由直立变为缺血性的倒置T波异常心电图三、心肌梗塞第108页,共1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ST段:

表现为弓背向上抬高。或者与直立高耸的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抛物线、或称为墓碑样改变)异常心电图三、心肌梗塞第109页,共1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异常心电图三、心肌梗塞第110页,共15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亚急性期(或称:近期):心肌梗死之后,数周至数月(3个月左右)心电图表现为:ST段基本恢复至等电线病理性Q波加深,或R波降低。T波逐渐恢复,倒置逐渐变浅或长期表现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型的T波倒置。异常心电图三、心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