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二、《在网站上发布SWF动画》教学设计.docx
全国人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二、《在网站上发布SWF动画》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全国人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二、《在网站上发布SWF动画》”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在网站中插入SWF动画的方法,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升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增强技术伦理意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践操作解决网站中插入SWF动画的问题;发展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设计动画时运用创意,探索不同的制作技巧。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熟练使用电脑和进行简单的网络操作。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网页制作知识,了解HTML、CSS等网页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网页设计和制作。然而,在素质方面,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在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操作不够细致等问题,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在学习制作和发布SWF动画时的效率和质量。此外,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有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动画制作更感兴趣,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对此较为陌生。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兴趣紧密相关,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但在操作SWF动画发布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技术难题,如动画文件过大、兼容性问题等。针对这些情况,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讲授法:通过讲解SWF动画的基本原理和发布步骤,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实验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在网站上发布SWF动画的方法。
3.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制作经验,讨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演示:利用PPT展示SWF动画的制作过程,直观展示操作步骤。
2.在线教学平台:通过在线平台提供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课后复习和练习。
3.实践软件:使用AdobeFlash等软件进行动画制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一些具有吸引力的SWF动画作品,如网页广告、游戏界面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动画是如何制作的,并激发他们对动画制作的兴趣。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SWF动画发布到个人网站或社交媒体上,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关注。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SWF动画简介:介绍SWF动画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与其它动画格式的区别,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制作SWF动画:讲解Flash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绘制图形、添加动画效果等,让学生了解SWF动画的制作过程。
3.发布SWF动画:讲解如何将SWF动画发布到网站,包括上传到FTP服务器、插入HTML代码等步骤。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练习制作:学生分组,每组使用Flash软件制作一个简单的SWF动画,并上传到FTP服务器。
2.练习发布: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将SWF动画插入到HTML页面中,并发布到个人网站或社交媒体上。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1:SWF动画与其它动画格式的区别是什么?
2.提问2:如何解决在发布SWF动画时遇到的问题,如动画文件过大、兼容性问题等?
3.提问3:如何提高SWF动画的加载速度?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学生展示: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制作的SWF动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2.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3.学生提问:学生提出自己在制作和发布SWF动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创新设计:鼓励学生在制作SWF动画时运用创意,探索不同的制作技巧。
2.技术伦理:引导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提高技术伦理意识。
教学过程流程:
1.导入环节:5分钟
2.讲授新课:15分钟
3.巩固练习:15分钟
4.课堂提问:5分钟
5.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6.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总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SWF动画的历史与发展:介绍SWF动画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网页设计、游戏开发等。
-SWF动画制作软件介绍:除了AdobeFlash,还可以介绍其他SWF动画制作软件,如AdobeAnimate、EclipsePapyrus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