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11T 086—2024黑河马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范.docx
ICS65.020.30CCSB41
DB2311
黑龙江省黑河市地方标准
DB2311/T086—2024
黑河马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2024-12-18发布2025-01-18实施
黑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河市畜牧水产服务中心、黑龙江省动物检疫中心、东北农业大学、爱辉区农业农村局、孙吴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玉国、李洪涛、陆瑶、刘建凤、于长凤、王珏睿、陈琳、张建涛、柳松柏、闫成德、张娜、肖建华、马天文、韩华、田美湛、李志强。
1
DB2311/T086—2024
黑河马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黑河马寄生虫病的防治对象、监测评价、防治、消毒及废弃物处理和记录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养殖场(户)、兽医对马寄生虫病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6195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3075畜禽养殖场消毒技术规范
DB62/T4629马胃蝇蛆病防治技术规范
DB2311/T063黑河马
3术语和定义
DB2311/T06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优势虫种superiorityparasite
在一定地区,马所感染的寄生虫虫种当中,感染分布广、危害严重的主要寄生虫虫种。3.2
轮换用药rotatingmedication
一种抗寄生虫药连续使用一定时期后,换用另一种作用机理不同的抗寄生虫药。3.3
穿梭用药shuttlemedication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分别使用不同的抗寄生虫药物,即开始时使用一种药物,到生长期时使用另一种药物。
3.4
联合用药Combinedmedication
在同一饲养期内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寄生虫药物。
4防治对象
DB2311/T086—2024
2
4.1体内寄生虫病
主要包括马线虫病、副蛔虫病、胃蝇蛆病、媾疫锥虫病、伊氏锥虫病和梨形虫病等。
4.2体外寄生虫病
主要包括马蜱虫病和螨虫病等。
5监测评价
5.1监测时间
马群寄生虫监测时间:
a)应在驱虫前后分别对其进行监测,并评价寄生虫感染情况和驱虫效果;
b)应在驱虫前7d~10d、驱虫后7d~10d各进行一次;
c)驱虫后1个月左右要宰杀的马可在宰杀时进行监测。
5.2监测样本量
5.2.1抽样数量
应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进行抽样:
a)存栏量小于30匹的马群以群体数量的50%为宜;
b)存栏量在30匹~100匹的马群以群体数量的30%为宜;
c)存栏量大于100匹的马群以群体数量的15%为宜。
5.2.2抽样占比
按照年龄比例抽样:
a)幼驹30%、育成马40%、成年马30%为宜。
b)某一年龄段不能完全达到要求,应保证各阶段马匹都占有一定的比例。
5.3监测检查方法
寄生虫监测检查方法见附录A。
5.4监测评价指标
按附录B进行评价。
6防治
6.1防治原则
应根据不同寄生虫感染的流行病学、季节动态或驱虫药物效果评估等调查结果,对确定的优势虫种采用集中定期高效的原则防治。
6.2防治程序
应根据地区不同季节常发的寄生虫病(如蠕虫病、原虫病、螨虫病、蜱虫病、胃蝇蛆病)制定防治程序,参见附件C。常用寄生虫防治药物及使用规定详见附录D。
6.3防治要求
DB2311/T086—2024
3
6.3.1人员要求
实施防治的技术人员要经过相关的技术培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同时做好人员防护安全工作。
6.3.2马匹要求
6.3.2.1防治前先进行小群试验,确认安全后进行大群驱虫。
6.3.2.2使用口服给药方式驱虫的马匹应在清晨空腹投药。
6.4防治药物选用
6.4.1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兽药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6.4.2选用的药物推荐使用附录D中的抗寄生虫药。
6.4.3休药期应遵守附录D中规定的时间,对未规定休药期的药物,休药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