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农村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策略研究.docx

发布:2025-04-10约4.2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村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策略研究

影响教育的因素有学校、社会、家庭等诸多方面,其中尤以家庭教育的影响为最。针对新时代背景下的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调查、分析全县范围内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全县大家访、建设家长学校和结对帮扶等一系列活动,积极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和策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下的新型农村正在逐渐形成,很多在城市里务工的农村夫妇带着新思想、新理念回到了家乡。一方面,他们看到了农村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在农村创业大展宏图;另一方面,能陪伴老人与孩子享受天伦之乐。本来这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是一大利好,使得农村初中里的留守未成年人占比由原来的近50%减少到20%左右。这些回乡家长因长期在外务工,深深知道孩子们学习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三年来,笔者以“含山县圣立春名班主任”为平台,以研究的课题“家访在新时代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家庭教育中作用的研究”为依托,根据成员的分布特点(成员来自于南片区的一所学校、东林片区的一所学校、北片区的一所学校、中片区的一所学校及县城内的一所初中和一所小学),在全县范围内展开了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与研究。成员通过对家长与学生问卷调查、学生座谈、家长座谈、片区学校班主任交流、家访等形式,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了本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家庭教育发展的状况,积极探索了一些改变县域内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的措施与方法,并以成员工作的学校为试点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笔者现将本县域内农村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的研究情况及采取的策略作简要阐述,以供参考。

一、农村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状况分析

通过团队的调查可知,目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家庭教育缺失是比较严重的,很难跟上学校教育发展的步伐,从而让学校教育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持。

(一)县域内初中学生家庭教育南北发展不均衡

含山县区域经济南北发展不平衡,呈现出南热北冷的境况。理论上经济发展好的地方更应该重视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然而,县域南部的家庭对孩子教育的认识还是不够的,出现了留守学生占全县60%左右的反常现象,大多数为爷爷奶奶照顾学生平时的生活,孩子们的心理、生理方面的变化得不到及时疏导,容易造成紧张的亲子关系,而家长往往会不明就里地认为孩子“逆反”;县域北部的经济发展虽然慢、家庭收入不高,却让家长深刻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往往大多数家庭都能坚持父母单方留守农村陪伴、教育孩子,因此出现的留守学生反而较少。

通过调查可知,县域南部老百姓思想较开放,敢拼敢闯,他们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纷纷进入了大城市务工、创业,并且在这几十年的创业生涯中几乎都小有成就,他们认为能为孩子们提供富足的生活就足够了。因此,有不少父母将孩子们留在农村,让爷爷奶奶照顾,他们自己则继续在城市务工与创业,虽然有部分家长回乡创业,但与孩子间的情感隔阂已经形成,以致对孩子的教育束手无策。而县域北部地区比较落后,老百姓的思想也比较保守,不愿意离开农村,直到21世纪初期才有部分农民外出务工,由于错过了外出务工的最好时机,再加上他们本身又没有什么知识与技术,在城市里发展的机会相对较少,赚钱也很艰难,从而使他们认识到拥有知识的重要性,于是便把学习知识、拥有知识的期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因此县域北部地区的农村家庭反而对孩子的教育愈发重视,夫妻双方协商后会有一方留守农村照顾老人与孩子,承担起家庭教育的重担,使得留守学生大为减少。

(二)县域内初中学生家庭教育上父母的认识有差异

目前县域内初中学生的父母主要以70、80后为主。在家庭教育方面,“70后”家长热衷于孩子的教育,积极承担着孩子的家庭教育职责,能坚持与孩子沟通与交流,能给孩子做榜样,他们的孩子出现问题相对较少;而部分“80后”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认识不够,在孩子教育上夫妻双方相互推诿,出现问题则相互指责。

究其原因,大部分的“70后”家长都能积极主动承担家庭教育重任,既分工明确,又能相互协作,将教育孩子作为家庭的第一要务。在交流中我们发现,有部分“70后”家长谈及自己孩提时代时说,那时他们的兄弟姐妹较多,因为农村经济较为落后,家庭经济拮据,并非都有机会读完初中或高中。现在他们便将这种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能将孩子培养成人成才,从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我们与部分“80后”家长交流时发现,他们的育人理念已发生了改变,顺其自然、不完全关注孩子的发展,而更多的是关心自己的感受,可以说他们与孩子相处过程中更多地以自我为中心。进一步了解发现,这些“80后”家长们本身在当时的农村就是第一批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太阳、小皇帝,他们的家长多会围着他们转,以他们为中心,养成了他们的性格特征,导致了他们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无计可施。

(三)县域内农村家庭教育已呈现多样性与复杂性

新时代下的县域经济已发展得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