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万州三中高2023级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唐代前期,私驿和私人旅店很发达,这些私驿可供旅客住宿、存货、交易,还有可供客商租赁的马驴和车船等。它们大多分布在交通要冲、干道旁和县郭、村乡、码头及港口附近。史载,长安、洛阳、扬州、广州以及东南沿海交通要冲处还有外商经营的私驿。据此可知,当时()
A.政治稳定促进了商业发展B.商业活动空间限制被打破
C.城市的商业职能逐渐增强D.工商业市镇经济发展繁荣
2.明中后期,烟草传入福建等地,到清中叶田地“种烟者十之七八,种稻者十之二三”,甚至出现了“见烟不见禾”的景象。由此可见,当时该地()
A.农耕经济逐渐衰退B.区域之间长途贸易繁荣
C.集镇专业化程度高D.传统种植结构发生改变
3.13世纪时期的西欧,贵族是纳税主体;14-16世纪,贵族承担的赋税减少,而市民承担的赋税增多;17世纪,国家的税收主要由市民阶层来承担。这反映出()
A.市民自治与王权相联合B.市民阶层政治地位提高
C.社会经济呈现转型特征D.近代西欧民族国家形成
4.在18世纪后期,英国的棉纱厂主纷纷出资在紧靠工厂的河流上新建水利工程。1776年,在扩建棉纱厂的过程中,工厂主专门在邦萨尔河上修了一座水闸。1779年,工厂主特意斥巨资在泰晤士河上开挖了一条通向厂房的引水渠。这一现象缘于()
A.英伦三岛干旱少雨B.机器生产蓬勃发展
C.资产阶级掌握政权D.环境保护意识增强
5.根据数据统计,英国仅仅在1801-1841年间,人口为5000-9999人的城市数量从58个增加到156个,人口为10000-49999人的城市从50个增加到95个,而50000-99999人的大城市也从7个增加到16个。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B.乡村人口的转移
C.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D.基础设施的发展
6.19世纪70年代,西欧和美国都采用了金本位制。谁只要持有任何“文明的”货币--英镑、法郎、美元、马克等,就可以随时去兑换黄金;反过来,一个黄金持有者亦可以把它兑换成任何一种货币。这是因为()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B.垄断资本主义的诞生与发展
C.早期殖民扩张资本原始积累D.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了瓦解
7.明朝时玉米传入中国。时人王世懋说“煮食之味”不如芡实,因而各地传种的积极性不高。这种情况在清初仍无明显变化。清中叶后玉米种植兴起,······“价视米贱而耐食,食之又省便,富人所唾弃,农家之性命也”。据此可推断玉米得以大规模推广的原因()
A.玉米的加工技术得到提升B.人们的饮食文化发生转变
C.人口与土地矛盾更加尖锐D.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
8.表2所示为“六五”至“九五”期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规划要点。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医疗卫生事业()
表2
时期
时间
政策要点
“六五”
1981-1985年
医疗卫生城乡兼顾、中西结合;发展健康、科学医药工业
“七五”
1986-1990年
加强重点医院建设;发展中医事业及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八五”
1991-1995年
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加强卫生队伍建设;健全预防保健机构
“九五”
1996-2000年
熏点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建立健全医疗保健制度
A.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主导B.持续发展并不断的完善
C.逐渐向系统化医疗制度迈进D.已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9.下图所示为1650-1780年糖对荷兰阿姆斯特丹市民饮食中热量的贡献率变化情况(单位:%)。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A.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B.阿姆斯特丹城市化的推进
C.价格革命的深入开展D.全球贸易体系的不断发展
10.20世纪初,会计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1918年,中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在北京成立,后会计事务所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地相继出现且快速发展。1946年仅上海一地就有会计师事务所近百家,会计师近千人。据此可知,近代中国()
A.金融体系趋于完善B.行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密切相关
C.地域经济差异明显D.列强侵略催生新商业经营方式
11.下图是17到18世纪中国每公斤白银购买大米数量的折线图。图中说明了当时()
A.自然灾害导致米价上涨B.荒地开垦导致米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