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重庆市合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发布:2025-03-15约1万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庆市合川中学高2026届第四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份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试题卷

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改编)春秋初期,秦、晋等国常把兼并得来的土地和灭亡的小国改设为县,县是国君直属的地方行

政区域。春秋末期,出现了郡,多设立在新得的边地;随着边地的繁荣,郡下分县,产生了两级地方组

织。战国后期,魏、赵、韩等国普遍推行郡县制。这一时期县制和郡县制的推广()

A.形成了中央集权模式B.有效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C.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D.使传统政治秩序被破坏

2.(改编)两汉时期士人的行为操守、道德才能是乡党舆论关注的重点,而乡闾清议的主要标准也

在于家族间的道德行为,特别是“孝”“悌”二事。所以社会对于孝道的履行有严格的要求与热心

的鼓励。这一现象出现侧面反映出两汉时期()

A.将儒学作为统治思想B.察举选官制的推行

C.注重官员的道德品行D.政府注重社会教化

3.晋武帝泰始九年(273年)诏令:“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北周武帝宇文邕于建德

三年(574年)下诏“自今以后,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爱及鳏寡,所在军民,以时嫁娶。”推行

这些政策主要是因为()A.政局

动荡人口锐减B.江南开发对人口的需求

C.传统伦理观念影响D.门阀士族增强实力需要

4(改编)下表是唐天宝十四年到广德元年租庸调岁入预算总量的指数变化表,据此可知当时()

年代天宝十四年(755乾元三年(760)广德元年(763)

课丁总数820832129898892391911

租庸调预算总数10036.429.1

A.中央财政支出减少B.经济政策调整

C.政府减税爱惜民力D.中央集权弱化

5.(改编)汉代谏议随皇帝左右,谏诤和讽议皇帝言行,隶属宰相。唐代谏官分台、谏两种,台官主

要负意纠弹百官,谏官主要负责规谏皇帝。宋代置谏院,掌规谏朝政得失,谏官的任免不再由宰相决

定,台、谏官均由皇帝亲擢。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本质是()

A.行政效率的提升B.集权政治的发展

C.监察体系的优化D.选官制度的创新

6.(改编)朱元璋在《大诰》中提到:“君之养民,五教五刑焉。去五教五刑而民生者,未之有也。

所以五教育民之安,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教既兴,无有不安

者也。民有不循斯教者五刑以加焉。五刑既示,无有敢犯者。养民之道,斯矣。”材料反映了

()A.理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B.礼法结合的治国理念

C.道家“无为而治”思想D.律令儒家化的开始

7.(改编)清初,里甲制的主要任务是“防丁口之脱漏,保赋役之平均”,保甲制仅仅是防范汉人

复明运动的应急措施。乾隆三十七年以后,里甲制的职能逐渐并入以社会治安为主要内容的保甲制中。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赋役征派标准改变B.基层自治威胁统治

C.人地矛盾日益突出D.地方治安亟需强化

8.(改编)据1909年统计,全国共有高等农业学堂5所,中等31所,初等59所,累计达95所,在

校人数为6028人。各级农业学堂皆以“教授农业上所必需之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