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183403建筑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PAGE
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测量学
课程编码:总学时数:
42
课内实践学时数:
12
学分:
2.5
开课单位:
资土学院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
适用专业对象:
土木BZ14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对工程要素(角度、距离和高差)进行测定和测设的基本方法,掌握土木工程中常用的坐标测设方法,掌握土木工程项目中各类见(构)筑物设施的测量工作。此外,学生还应掌握各种常规工程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胜任今后在勘察设计的测图与用图,施工中用图和放图、竣工测量等工作。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测量学的基本知识
1.地面点位的确定: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理解测量坐标系的概念;掌握地面点位的确定。
2.测量工作概述:
掌握测量学得基本概念,了解测量工作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第二章水准测量
1.水准仪测量原理:
掌握水准测量原理、S3级水准仪的构造及各部件的作用;理解望远镜成像原理。
2.水准测量的施测:
掌握水准仪的使用、水准测量的施测;了解自动安平水准仪原理、水准测量误差及消除方法。
第三章角度测量
1.角度测量原理
了解水平角及竖直角测量的基本原理。
2.全站仪及其使用
了解全站仪的构造及各部件的作用;掌握全站仪的安置、水平角及竖直角的观测方法。
3.测角误差分析
了解角度测量误差来源,掌握在测量中如何避免角度测量误差。
第四章控制测量
1.导线测量:
了解控制测量的基本内容;掌握导线测量概述、外业选点、闭合导线测量的计算、附合导线测量的计算、方位角闭合差的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全长闭合差。
2.交会测量:
掌握前方交会、后方交会的测量方法。
第五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理解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方法;掌握地形图基本信息的提取。
2.地形图的测绘:
了解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流程,掌握测图中碎部点的选取及地形图绘制的基本方法。
第六章地形图的应用
了解面积的求解法;掌握在地形图中场地整平的方法及土石方量的计算;掌握断面图的绘制。
第七章施工测量
1.放样:
掌握点位放样的基本方法及建筑施工中常用的点位放样方法,掌握建筑物轴线和墙基础标高的放样方法,掌握场地及基坑整平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放样限差要求。
2.龙门板测设:
掌握小型建筑施工现龙门板定位的基本方法。
3.建筑施工测量:
了解施工控制测量的基本内容,掌握基础的施工测量,掌握工业厂房柱列等构件安装测量,掌握高层建筑物的轴线投测及高程传递方法。
第八章隧道与桥梁测量
1.隧道测量
了解隧道测量的基本内容,了解隧道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
2.桥梁测量
了解桥位控制测量及桥墩测设的基本方法。
三、课内实践环节教学安排及要求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学基本要求
学时
实验类型
备注
1
水准仪认识实验
了解水准仪的构造;熟悉各部件的使用;掌握仪器整平、读数的方法。
2
验证性
必修
2
水准测量实验
了解水准路线的布设;理解水准测量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水准测量程序。
2
验证性
必修
3
全站仪认识实验
了解全站仪的构造;熟悉各部件的操作;理解程序的含义;掌握仪器对中整平、读数、测距、测角的基本方法,
2
验证性
必修
4
水平角观测实验
了解水平角左、右角的区分;理解水平角观测基本原理;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程序。
2
验证性
必修
5
交会法放样实验
理解交会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利用经纬仪(全站仪)与钢尺(皮尺)进行交会定点的方法。
2
综合性
必修
6
全站仪坐标放样
理解极坐标法放样的基本原理及全站仪坐标法放样的实质;掌握全站仪放样过程,掌握放样成果检核的基本方法;理解放样精度。
2
综合性
必修
注:实验类型是指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
四、学时分配表
章序
教学内容
讲课学时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其他学时
小计
1
测量学的基本知识
2
2
2
水准测量
4
4
8
3
角度测量
2
4
6
4
控制测量
4
4
5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4
4
6
地形图的应用
2
4
7
施工测量
8
4
12
8
隧道与桥梁测量
4
4
合计
30
12
42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为了学生容易接收水准仪、全站仪、交会测量、坐标放样理论教学内容,建议这四个实验在理论教学之前进行。
六、课程考核方式及要求
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2.成绩评定:
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两级分制()
总评成绩构成:平时考核(40)%;过程考核()%;结课考核(60)%
平时成绩构成:考勤考纪(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