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重金属矿山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指南 第6部分:矿硐勘查技术》.docx
DB61/T××××—202×
DB61/T××××—202×
ICS01.040.13
Z05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FORMTEXT61/TFORMTEXTXXXXX—FORMTEXTXXXX
涉重金属矿山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指南
第6部分:矿硐勘查技术
Guidelinesforenvironmentalpollutionpreventionandcontrolinheavymetal-involvedmines—Part6:Miningexplorationtechnology
FORMTEXT?????
FORMDROPDOWN
202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202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PAGE
PAGE2
PAGE
PAGE9
目次
TOC\o1-3\h\z\u
前言 I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与定义 1
4工作程序 1
5勘查准备 2
6矿硐口勘查 2
7矿硐内部勘查 3
8矿硐关联性勘查 3
9地质安全影响范围内隐患勘查 4
10报告编制 4
附录A(资料性)矿硐勘查方案编写提纲 5
附录B(资料性)矿硐涌水及底泥采样表 6
附录C(资料性)记录表 7
附录D(资料性)矿硐勘查报告编写提纲 9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DB61/T××××《涉重金属矿山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指南》的第6部分。DB61/T××××《涉重金属矿山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指南》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调查评价;
——第3部分:监测;
——第4部分:分区风险评估及防控;
——第5部分:历史遗留矿山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第6部分:矿硐勘查技术;
——第7部分:废弃矿硐封堵技术。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西安中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省中勘环境地质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陕西省水工环地质调查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芳强,吴金文,周玉海,孙长顺,徐友宁,陈华清,冯海涛,杨承华,马晓炜,张培栋。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由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负责解释。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电话:029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常宁新区仓台西路555号
邮编:710119
PAGE
PAGE2
PAGE
PAGE1
涉重金属矿山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指南第6部分:矿硐勘查技术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涉金属矿产开发矿硐水污染勘查的总体要求,包括工作程序、勘查准备、矿硐口勘查、矿硐内部勘查、矿硐关联性勘查、地质安全影响范围内隐患勘查以及勘查报告编制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涉金属矿产开发废弃矿山矿硐以及生产矿山废弃矿硐的环境污染治理勘查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4011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HJ91.2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HJ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DB61/T×××.1涉金属矿产开发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体要求
DB61/T×××.2涉金属矿产开发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第2部分:调查评价
DB61/T×××.3涉金属矿产开发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第3部分:监测
3术语与定义
DB61/T×××.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关联性矿硐associatedmine
矿硐内部存在空间联通或水力联系的两个及以上的矿硐。
4工作程序
4.1工作程序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准备阶段、现场勘查阶段和报告编制阶段。流程图如图1所示。
4.2准备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依据矿硐治理的目标任务制定勘查技术方案,成立勘查项目组,收集资料,对矿硐情况进行了解,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