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8下物理10.1浮力(导学案)(解析版).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
第1节浮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一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受到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施力物体、单位。
2、尝试应用平衡力和液体压强的相关规律去解释生活中的浮力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密度有关。
4、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活动,并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学习难点:运用实验和分析的方法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一:感受浮力
【体验活动1】感受浮力——“倔强的空矿泉水瓶”
各小组把拧紧瓶盖的空矿泉水瓶立着轻轻地按入水中,感受这个过程中手受到瓶子怎样的作用。
问题1:小球静止于水面上,试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并画图说明。
问题2:对于上浮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家都有共识,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呢?根据大家的生活经验猜想一下。说出你猜想的依据或理由,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
②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观察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
③用手向上托金属块,观察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
思考:示数变小说明了什么?
问题3:孔明灯、氢气球为什么能升空?是“谁”给了它们向上的力?
【总结】
1.概念:浸入液体或气体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托力。
2.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3.方向:竖直向上。
4.测量浮力的方法:称重法(F浮=G物-F拉)
【及时反馈1】
1.如图所示,重7N的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示数减小5N,则石块受到的浮力为()
A.3N B.5N C.2N D.7N
【分析】利用称重法F浮=G﹣F判断出浮力。
【解答】解:石块浸没在水中,根据F浮=G﹣F知弹簧测力计减小的示数就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即F浮=ΔF=5N,故B正确。
故选:B。
学习任务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活动:阅读课本有关内容,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以下问题,最后展示讨论成果。
=1\*GB3①液体内部向哪个方向有压强?浸没在水中的长方体受水的压强吗?各表面受水的压强的方向是怎样的?
=2\*GB3②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有什么关系?浸没在水中的长方体各侧面在水中的深度有什么关系?上、下表面哪个深度大?
=3\*GB3③请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分析回答:长方体各侧面受到的压强有什么关系?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强p向上和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强p向下哪个大?
=4\*GB3④利用F=pS分析回答:长方体相对侧面受到的压力有什么关系?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F向上和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F向下哪个大?
【小结】
1、浮力产生的原因: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及时反馈2】
2.下列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A.水面戏水的鸭子B.水中游的小鱼
C.水中大桥的桥墩D.海底水草的叶子
【解答】解:(1)ABD中的物体浸在液体中,因为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向上的作用力和向下的压力作用,其中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差即物体受到的浮力。故ABD选择中的物体均受浮力作用;C中的桥墩由于底面埋在淤泥下,不能与水接触,因此桥墩没有受到水对其向上的压力,故桥墩不受浮力作用。
故选:C。
3.如图所示,A、B是能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
B.B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
C.C物体一定不受浮力的作用
D.D物体一定不受浮力的作用
【解答】解:A、由图可知,水对A物体上下表面产生了向上的压力差,故A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故A正确;
B、B物体上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但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因此水对B物体上下表面产生了向上的压力差,故B物体也受浮力的作用,故B正确;
C、C物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但下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力,因此水对C物体上下表面没有产生压力差,故C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故C正确;
D、由图可知,水对D物体上下表面产生了向上的压力差,故D物体受浮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D。
学习任务三: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51页有关内容,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进行猜想,并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
=1\*GB3①探究浮力与物体浸没深度的关系:
实验结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
=2\*GB3②探究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的关系:
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