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8下物理9.2.2液体压强-第2课时(导学案)(原卷版).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
第2节液体压强(第2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熟练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能说出连通器的特点,并能举出一些常见连通器的实例。
3、会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有关现象。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液体压强的公式及应用
学习难点:液体压强的公式及应用
【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一: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
活动1:结合课本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S上方的这个液柱的体积是多大?
2.S上方的这个液柱的质量是多大?
3.S上方的这个液柱有多重?对S这个平面的压力是多大?
4.平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大?
【总结】
1、液体的压强公式是:
其中,P是,单位是;
ρ是,单位是;
h是,单位是;
g取10N/kg。
2、从公式P=pgh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只与和有关,而与与、、和无关。
3、深度是指液体某处到液体的自由液面的高度。
【及时反馈1】
1、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N,高10cm,底面积为20cm2;杯内水重2N,水深8cm。g取10N/kg。求:
(1)水对杯底的压强;
(2)水杯对桌面的压强。
学习任务二: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有关现象
活动2:阅读课本第35页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并解决以下问题:
(1)潜水员在较深的海水中工作,为什么要穿抗压潜水服?
(2)潜水器为什么要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作?’
(3)大坝的横截面为什么均为上窄,下宽,呈梯形状?
(4)带鱼生活在深海中,为什么我们没有见过活带鱼?
【及时反馈2】
2、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将此装置放于水中,通过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变化,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如图所示的几种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B.C.D.
学习任务三:连通器
1、连通器:物理学上把上端,下部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里装液体,当液体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总是的。
3、连通器的应用:
4、三峡船闸:巨大的
【及时反馈3】
3、下列装置工作时不能看作连通器的是()
A.密度计 B.U形管 C.船闸 D.液位计
4、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如图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力相等
B.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C.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D.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两侧的压力相等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下列各图所示事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2.关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压强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B.深度越大的液体,液体压强一定越大
C.连通器中液体静止时,液面一定相平
D.液体中某点的压强大小由液体密度和深度共同决定
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不同的容器装的是水,则水对三容器底的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A.甲的最大 B.乙的最大 C.丙的最大 D.一样大
4.如图,完全相同的甲、乙两支试管,装有等质量的两种液体,液面高度相同,则甲、乙两管底受到的液体的压强()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5.潜水艇深潜到104m的海底时,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一条长约30cm扁的深海鱼在海底游动。(海水密度取ρ=1.03×103kg/m3,g取10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