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税费申报与管理》课程标准.pdf
《智慧化税费申报与管理》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智慧化税费申报与管理【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
【授课单位】【总学时】50
【编写执笔人】【编写日期】
一、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
1.1课程制定依据
《智慧化税费申报与管理》课程的制定依据多元且全面,它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与规
格要求,参照行业标准与职业资格要求,紧跟税务政策与法规的最新动态。同时,课程定位
明确,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满足其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通过融合学生
特点与行业需求,该课程致力于培养既掌握税务知识又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1.2课程性质与作用
《智慧化税费申报与管理》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教授学生如何
借助税法工具并结合相关的涉税服务,采取计税和报税行为,从而使各种企业能够正确纳税
的一门应用型课程,是形成财政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之一。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宗旨,以适应岗位胜任能力为线索,主要介绍增值
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其他小税种的税收法规、政策以及岗位实操技能,
并将智慧化纳税申报、税务风险管控和纳税筹划有机融入,实现“办税—做税—用税”三阶
岗位能力的提升。在教学中贯彻“教书育人”的方针,将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融入教学过程
中,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及职业素质的养成,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使其成为职业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人才。
1.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宗旨,以适应岗位胜任能力为线
索,采用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模块化教学。立足税务申报与管
理会计岗位,开展广泛调研,邀请实践专家对税务申报与管理会计岗位典型的职业工作进行
项目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确定本课程学习目标和学
习内容。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税收知识、税费计算、纳税申报、会计核算和税收筹划的基本技
能,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培养学生具有守法意识、敬业精神、团队
合作精神和诚信、严谨等职业道德修养。
课程按企业从纳税准备工作到日常申报与管理的流程选取模块。每个模块内部又按税种
认知、税额计算、申报、核算及筹划的工作过程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每个模块由一个或多
个独立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完整的工作任务贯穿,当模块结束,工作任务随之完成并取
得相应的标志性工作成果,相关理论知识融于工作任务之中。在安排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还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
二、课程目标
2.1知识目标
(1)掌握增值税的税务规定、增值税纳税人的登记方法、增值税发票的管理方法、增
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增值税智慧化申报的方法和增值税纳税筹划的方法。
(2)掌握消费税的税务规定、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消费税智慧化申报的方法
和消费税纳税筹划的方法。
(3)掌握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税务规定、城市维护建设税、
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附加税费智慧化申报的方法和城市维护建
设税纳税筹划的方法。
(4)掌握企业所得税的税务规定、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企业所得税智慧
化申报的方法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方法。
(5)掌握个人所得税的税务规定、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智慧
化申报的方法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方法。
(6)掌握关税的税务规定、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关税智慧化申报的方法和关税
纳税筹划的方法。
(7)掌握车辆购置税、船舶吨税的税务规定、车辆购置税、船舶吨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方法、车辆购置税、船舶吨税智慧化申报的方法和车辆购置税、船舶吨税纳税筹划的方法。
(8)掌握资源税、环境保护税的税务规定、资源税、环境保护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资源税、环境保护税智慧化申报的方法和资源税、环境保护税纳税筹划的方法。
(9)掌握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的税务规定、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应
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城镇土地使用税、耕